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多少?社會養老保險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共同繳納的,使員工退休后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保險制度。在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養老保險是絕大多數人普通關注的部分,尤其是在繳費比例問題上備受關注。下面介紹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多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8%,最高不得高于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最低不得低于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其中:單位繳納比例為20%,職工個人繳納比例為8%,個人帳戶計帳比例為11%,繳費由職工所在單位統一繳納。靈活就業人員續保補費,按照全市上年度社平工資20%的繳費比例執行,與個體工商戶繳納保險費的比例相同。個體工商戶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的20%,全部由個人繳納,個人帳戶計帳比例為11%。繳費由個人到地稅繳納。農墾企業參保職工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繳費基數為全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 60%,繳費由參保個人全部承擔。考慮農墾企業職工收入情況,為減輕職工負擔,2003年度繳費比例為12%,2004年度至2008年度繳費比例每年遞增一個百分點,2009年度繳費比例達到20%。個人帳戶計帳比例為11%。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各地實際情況可能有所差異,請按當地社保局規定為準,以下數據僅供參考。單位方式參保,以實際工資作為交納基數。以單位買全社保為準,計算如下所示: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20%;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舉個例子,以工資為7000元/每月,那么其需要交納的保費為:醫療保險:7000*2%=140元,單位7000*8%=560元;養老保險:7000*8%=560元,單位7000*20%=1400元;失業保險:7000*1%=70元,單位7000*2%=140元;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7000*1%=70元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7000*1%=70元公積金:7000*3.5%=240元,7000*3.5%=240元。因此個人總計為:1010元,單位總計為:2480元。計算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的有出入,但計算的方式是這樣的.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多少?以不同的身份參保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的比例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的,并且每個地方的情況也是有著或多或少的不同。具體的情況咨詢當地相關部門。
根據省統計局最新發布的《省人口發展報告》顯示,至2013年末我省常住人口3763.7萬人,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就達到354.92萬,“老齡化”人口占比達9.43%。“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7%以上,就已經是老齡化社會了。而老齡化比標準已經高了很多。”由此,“如何規劃養老”已是一大刻不容緩的問題。在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由三大支柱組成,分別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的原則是“廣覆蓋,低保障”,也就是說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水平;企業年金則無法滿足不同企業和員工差異化的養老需求。因此,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就成了養老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大家不妨為家中父母精心挑選一份商業養老保險作為禮物,保障老人能夠過上有品質的老年生活,安享晚年。”保險專家向記者介紹說,商業養老保險是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它是年金保險的一種特殊形式,又稱為退休金保險。那到底該如何選擇商業養老保險才最有保障呢?以下三大訣竅請您記牢。商業養老保險選擇訣竅一:安全穩健是王道養老其實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父母面臨的各種意外風險、醫療費用和日常生活開支等。因此,在選擇商業養老保險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穩健,其實才是保值增值。對于老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通過定期穩定的收益來維持日常開銷,并有一定的儲蓄可以應對風險。商業養老保險選擇訣竅二:保障全面有必要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和身體機能的退化,面臨的最大風險主要來自于疾病和意外傷害。隨之產生的醫療費用,則很可能會吞噬掉父母的養老金,破壞他們的養老規劃。所以,全面的保障是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具體而言,建議大家在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時,可選擇相應的附加險或進行產品組合,從而規避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帶來的風險。商業養老保險選擇訣竅三:養老投入量力行雖然商業養老保險是養老規劃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項,但卻也并不是投入得越多越好。保險專家建議,為父母投保要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如果養老投入過高,可能會影響家庭日常支出,甚至產生無力續保的情況,這就與“養老防老”的投保初衷背道而馳了。具體而言,建議大家在投保前應理性分析家庭的收入水平、日常開支和社保情況等實際情況,然后合理計算出可用于投保的費用;或者設定好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從保險公司領到多少養老金作為補充,也可以讓保險公司幫助規劃并計算出自己需要購買的保險額度和繳費的時間。
說起養老,人們通常只對社保比較熟悉,認為擁有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就足夠了。其實,人們熟知的社保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特別是對那些在退休前享受較高薪金和生活品質的人來說,社保完全不能滿足他們的養老需求。那么,如何才能讓大多數人甚至“金領”一族退休后頤養天年,甚至可以依靠養老金過上質量更好的生活?其實,選擇個人補充養老保險就能實現這一理想。我們知道,商業個人補充養老保險,也被稱為商業養老保險,是在個人自愿的基礎之上,通過合同形式確立的一種較高水平的生活保障。在當前社保“保而不包”的現狀下,解決高生活質量養老難題,則需要加入商業養老保險,社會養老保險加上商業養老保險才是當前解決養老問題的最佳組合。商業個人補充養老保險作為一種市場化的風險分散機制和社會救助機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我國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分為傳統型和年金分紅型。傳統型的養老保險是到了合同約定的領取時間,投保人可以每年領取養老金,一直領到終身或約定時間,一般都保證領取10 年。分紅型養老險則是一種較傳統養老險有所改進的新品種,領取方式相同,但具有分紅的功能。其實,每個人在其一生之中從25 歲到60 歲只有大約35 年的時間在工作,這期間才會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也是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最佳階段。養老保障雖說是越多越好,但是各大保險機構的理財師認為,決定商業養老保險現階段購買的主要群體是較高收入的階層,原因在于,要達到理想的養老保險保障水平,保費的支出相對較高,他們建議年繳保費莫超過家庭總收入的15%。當然,商業個人補充養老保險還有兩點需要計劃投保商業養老保險的投保人注意。一是越早投保越便宜。由于保險金是根據保費復利計算出來的,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如果投保人越早投保,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繳納的保費總額就越少,對投保人來說,負擔也就相對較輕。二是繳費期限越短越便宜。與住房按揭貸款有些類似,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和利率等問題,保費越早繳納,就能越早增值。如果投保人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建議盡量縮短繳納保費的期限。下面,我們以北京的趙先生為例。現年35 歲的趙先生是某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有房有車,年收入15萬元,有社會養老保險,他希望退休之后仍能保持較高的生活質量,并計劃購買一份商業個人補充養老保險。看到這個情況后,某理財專家推薦其購買某保險公司的一款“一諾千金”成長型年金養老計劃,保額400000 元,年繳費17300 元,連續繳20 年,從趙先生60 歲開始按年領取養老金,設計領取到100 歲,平均每個月可領取到約3500 元的養老金。當然,由于每個投保人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都不太一樣,在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之前,投保人需要咨詢相關理財專家,這樣才能獲得最優的保險保障。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