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人力社保部副部長王曉初日前表示,對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都已著手制定相關落實政策,比如養老金雙軌制改革、社保制度轉接等,但目前尚無具體時間表。
近幾年,社會保障是困擾中國突出問題之一,其中養老金問題尤甚。集中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養老金缺口問題,二是養老金公平問題。
從養老金缺口問題來看,可謂眾說紛紜。有報告顯示,2011年個人賬戶空賬額繼2007年突破萬億大關后,再次突破2萬億。不可否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個人賬戶空賬額度將會越來越大,從現在開始未雨綢繆,提早采取應對之策是非常必要的。
我國養老金由于實行雙軌制,養老金替代率嚴重分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不用個人繳納養老保險,但是養老保險的替代率高達80%以上,而我國企業員工的養老保險替代率只有40%左右。按照國際準則,一般以55%作為最低養老金替代率。
國務院日前出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明確要求,增強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十二五”期末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分類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推進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已經明確了時間表,而在接下來的具體落實中豈能沒有時間表呢?打破養老金雙軌制是解決養老金嚴重不公問題的突破口,人社部等部門一定要有緊迫性,一定要制定改革的具體時間表,給推進這項改革自加壓力,讓人民按照承諾的時間公開監督落實。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學術界普遍認為政府干預的計劃經濟不如市場經濟,但是最糟糕的是像中國這樣采取的雙軌制經濟。”林毅夫說。當時,影響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經濟學一共經歷了兩波思潮。第一波是結構主義,第二波則是新自由主義。
結構主義興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當時的發展經濟學家認為,發達國家之所以勞動生產力水平高,是因為他們有資本非常密集、技術非常先進的現代化大產業。而發展中國家普遍地都是傳統的農業和資源產業,因此生產力水平低。所以,一個發展中國家想要現代化,就必須采取進口替代戰略,發展同發達國家同樣的資本密集型產業,由政府干預的方式來配置資源。
進口替代戰略在最初確實讓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歷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在現代化的大產業建立起來之后,經濟就開始停滯,危機不斷,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這就催生了發展經濟學的第二波思潮: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的核心思想是發展中國家之所以趕不上發達國家,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因此需要采取推行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的方法,促進經濟發展。
因此,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多數發展中國家在進行經濟轉型的時候,都試圖一次性將政府造成的各種扭曲消除掉。當時學界的主流看法都認為這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最優策略,而在計劃和市場經濟之間搖擺的雙軌制是最糟的。
近年來,圍繞養老金雙軌制、延遲退休年齡、養老金缺口、養老基金投資體制等問題,每年全國兩會期間都會熱點。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年年開“兩會”,年年網絡“拍磚”都會瞄準養老金雙軌制。
早在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近百位參會代表就改革“養老雙軌制”上呈提案,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要積極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通過改革現行單位保障制度,統一公務員、事業單位和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
此前很多人都寄望于通過制定《社會保險法》來打破養老金雙軌制。但2010年10月底頒布的《社會保險法》只規定,“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這意味著涉及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養老金的改革并不在《社會保險法》覆蓋范圍內。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