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老年人大都有一份固定的養老金,有的老人崇尚經濟自立,對自己有限的資金進行投資理財,使資金保值增值。面對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呢?專家建議:老人理財注意采取穩健的方式。
最近幾天,家住長春彩織街的李潔阿姨不時收到陌生短信。打開一看,內容幾乎雷同,都是金融機構宣傳的理財產品。對理財產品,李阿姨并不陌生,此前她還拿出15萬元買了一款,正巧剛到期。不過,對于銀行宣稱的“養老型”,還是第一次聽說。11月12日,雖然氣溫突然下降,李阿姨還是頂著大雪一早就直奔臨河街。用了一上午時間,李阿姨走了七家商業銀行,最終在一股份制銀行選擇了一款期限為364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15萬元的本金,如果年收益達到4.8%,能得7200元的收入,和剛到期的那筆年收益率4.2%的相比,多900元呢。”李阿姨買理財產品擅長精打細算,她說,這兩款理財產品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也都是投資于銀行間債券、貨幣市場等,風險等級幾乎相同,那當然要選收益率高的。
與李阿姨有所不同,家住長春市會展大街的高阿姨則更青睞買國債。“銀行那些理財產品,我也打聽過。最高的收益率能達到5%左右,但都是非保本浮動的,有投資風險!”高阿姨說,國債就不同了,收益率不低,風險還小。“比如3月10日那天我買的儲蓄國債,5年期利率6.15%,而且是一年一付息,這比理財產品保險多了。”
“同前幾年相比,最近一段時間來銀行咨詢的老年人的確在增多。”長春市臨河街某商業銀行的王經理告訴記者,雖然沒有做過專門統計,但從日常工作情況看,老年客戶的增加比較明顯。業內也不約而同地“達成共識”,金融機構針對老年客戶理財產品的設計力度在加大,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
老年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差,理論上講并不適合進行風險類投資,開心保保險網專家提示,中老年人可適度進行低風險投資,例如債券類、貨幣基金類等。債券、貨幣基金風險系數都相對較低,且收益比較穩定、高于銀行儲蓄,中老年群體可拿出10%-15%的閑散資金進行此類投資。
理財專家同時指出,老年人抗風險能力較低,一定要根據自身財務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適當的選擇,切勿盲目投資。對于那些對股票、基金等投資工具熟練使用的老年人也可根據自身的資金情況,將5%左右的資金投入股票、黃金、基金市場。在股票市場中,老年人群可以選擇長線投資,長期持有規模大、效益好的藍籌股。另一方面,黃金投資可選擇流通性好的紙黃金進行投資,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利潤。
對于普通中年夫婦來說,隨著年紀的增大,醫療支出在未來家庭支出的占比也越來越大,可市面上大部分的健康醫療保險都將投保人的年齡限制在了65周歲以下,即使某些公司有此類險種,保費也比較高,并不適合投保。本身都有社會醫療保險,建議暫不考慮商業醫療保險,但由于老年人出行時發生意外的概率較大,可以考慮投保一些意外傷害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具有保費低、保障高的特點,且投保費率與年輕人投保的費率差別不大,而保障也較為全面。除此之外,建議王先生適當選擇一些具有投資功能的險種,如分紅險、投資型家庭財產保險等。這些保險都有一定的附加保障功能,如重大疾病附加保險、家庭財產附加保險等,可以投資,獲得穩定收益,同時還可以免費獲得一些附加保障保險。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