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博時基金經理馬樂老鼠倉案2月21日在深圳開庭審理,馬樂任職期間被查實利用內幕消息炒作76只股票,涉及金額10億元,自己非法獲利1883萬元。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規模的老鼠倉。馬樂對于這些指控當庭認罪,并表示愿意退賠非法所得。”
生于1982年的馬樂絕對是擁有天生的精英氣質,2006年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后加入博時基金,2010年7月擔任博時精選[-0.07%]基金經理,也就是說,在他29歲的時候,就頂上了年薪百萬的金領光環,邁入金字塔頂端的精英階層。
“精英”的背后有一個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勵志故事,馬樂生于河南南陽農村,自小家境貧寒,憑借優秀的學習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靠獎學金和助學貸款完成學業,取得了碩士學位,畢業后順利加入博時基金,僅僅4年就在三十歲之前座上了基金經理的位置。據媒體報道,博時精選在馬樂接手前的運作并不理想,在同類基金中業績排名墊底。然而在馬樂臨危受命并掌舵期間,這只規模上百億元的“大象”基金業績改善明顯。根據馬樂當庭陳述,業績在同類基金中排名提升至前三分之一左右。毫無疑問,少年得志的馬樂前半生精彩絕倫卻又蕩氣回腸的上演了一場“絲逆襲”的大戲。
如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精英階層又多了一位勵志的寒門貴子,成功學的教材上又多了一個精彩的案例。然而,人生的奇妙之處就在此,正如少年派的奇幻旅程,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掀起驚天駭浪,劇情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
監管層突然橫空出世的推出了一套“大數據”系統,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交易所在日常監控時,發現一個10個億元賬戶重倉的小盤股和馬樂掌舵的博時精選高度重合,隨即上報證監會。之后的故事情節如同《竊聽風云》一般精彩,盡管馬樂作案手法高明甚至看上去天衣無縫,他先后購買了十幾張電話卡,通過電話下單,然后每隔幾個月時間就把電話卡丟棄,然而魔高一丈的監管層還是順藤摸瓜的揪出“老鼠倉”。
根據公訴人的指控,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期間,馬樂老鼠倉持續時間26個月,涉及股票76只,盈利1883萬元。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規模的老鼠倉。在庭審現場,馬樂十分平靜,對于這些指控全部承認,偶爾輕聲呢喃幾句。
從操作手法來看,馬樂基本上也是常規手法,控制三個和自己無關的股票賬戶,為了保證效率,馬樂都是用手機親自下單。馬樂自己投資本金300余萬元,親屬嚴某某投資25萬元,最后總計盈利1883萬元。實際三個賬戶最后被凍結時金額達3767萬元,公訴機關只對“老鼠倉”入刑法之后的金額進行了公訴。從這一點上看,老鼠倉的獲利空間巨大,這也是不少基金經理不惜鋌而走險的一大原因。
涉案的股票共有76只,包括湖北宜化、中天城投。由于基金經理交易時間備案電話被監聽,所以馬樂先后購買了十幾張神州行電話卡,通過電話下單,然后每隔幾個月時間就把電話卡丟棄。相比起此前有些落案的基金經理用msn溝通股票信息、直接在公司電腦行情軟件上下單,馬樂的反偵查意識已經很強了。
從案發來看,馬樂不是因為證監局現場檢查、電話記錄而落馬,而是折戟交易所的大數據系統。深交所大數據系統在掃描大額資金賬戶時,發現了幾個賬戶和馬樂管理的博時精選基金股票高度重合,隨即報警,稽查人員順藤摸瓜,最終發現了隱藏在數據背后的馬樂。
馬樂說:“我為這個錯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17年苦讀,7年苦干,全部毀于一旦。我最對不住的是妻子。”在馬樂自首之時,馬樂妻子已經懷孕四個月,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切記不要因為一時的糊涂而踏上任何一條不歸路。
全面分析理財通產品 教你輕松巧理財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