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保險,在國外已形成了較成熟的市場。而在中國,藝術品保險仍十分缺失。
藝術品保險行業在中國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市場,因為中國的藝術市場正在飛速發展,高風險、高價值的藝術品源源不斷的進入中國,雖然中國盜竊率還是存在,可我們要防止的不僅僅是盜賊,還有各方面的損壞。
但藝術品保險是一個仍未開發的巨大領域,文化部去年出臺的促進文化產業事業的相關政策中曾提到對藝術品保險業的促進工作,而針對藝術品保險的單獨針對政策并未出臺。隨著國內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相應市場需求的增加,我們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
中國藝術品保險市場是值得開拓的,但怎么去開拓是一個問題。
人們可能還對去年故宮博物院的國家一級文物損壞事件記憶猶新。當時,有很多保險業內人士指出,藝術品領域需要相應的保險分散風險。
藝術品失竊或損壞事件常有發生
去年,故宮博物院科研人員在對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生文物損壞。當時,包括馬未都在內的收藏大家曾表示,破損的文物價值難以估計。而之前發生的故宮文物失竊案件,也讓不少人對故宮的安保產生質疑。
無獨有偶,國外的博物館也發生過類似案件。據媒體報道,荷蘭肯斯特爾博物館,被盜七幅畫作,創造了荷蘭歷史之最,引發外界對其安保措施的強烈批評。有網友跟帖表示,“希望早日偵破,否則保險公司就要破財了。”
但在國內,博物館的文物失竊或損毀后能獲得保險公司賠付,這種情形并不多見。業內人士認為,這與當下我國的藝術品保險普遍缺失有關。
其實,早在2010年,保監會和文化部就共同下發了通知,批準三家保險公司成為文化產業保險試點。
文化產業保險可覆蓋多種風險
文化產業保險究竟是個什么東東?通知指出,試點險種涵蓋了藝術品、文化活動、演藝活動等多個領域。
昨日,產險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助理楊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文化企業、網絡、動漫企業及文化企業從業人員等都將是文化產業保險保障的范疇。以大眾最為熟悉的明星演唱會為例,保險公司就可以提供保障。例如去年王菲在重慶舉辦演唱會時,觀眾席發生垮塌事故,如果演藝公司投保了責任險、財產險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賠付。
天娛投資拍攝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中,曾發生炸藥爆炸的意外,造成演員被嚴重燒傷。如劇組有投保演藝人員的意外險,也可以得到相應的賠付。據楊軍介紹,日前在文化產業啟動儀式上,該公司與包括動漫、網絡、娛樂中心等在內的7家文化企業簽訂了合作意向書。
為文化企業提供保障有先例
雖然文化產業保險是個新事物,但幾年前,就有保險公司做了嘗試。如2010年4月上海美術館舉辦陳逸飛畫展時,產險就為其60多幅作品提供了總保額6億多元的保險。
國內的影片出口時,海外發行商可能出于上座率的憂慮,不愿意采用買斷式的付款方式,而經常會采用分成的付款方式以降低風險。通俗地說,這種收益分成模式就是根據影片的實際票房收入,制作方和海外發行商分成。這種方式對國內制作方而言,就有可能遭遇購片方遲付款,甚至不付款的風險。就文化湘軍而言,文化產業的輸出已是趨勢,自然需要對這塊的風險有所防范。
藝術品保險成行業新課題
此事由文化和保險兩大部門牽頭關注,凸顯了連續幾年來湖南省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及由此衍生的龐大保險需求。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湖南省文化產業總產出達1868.49億元,增加值達827.56億元,占GDP比重的5.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7.8%。
有業內人士直言,相比文化企業責任保險、演藝活動財產保險等險種,藝術品保險則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防止贗品、文物估價、核定風險等都需要更多的積累。而建立具有國際公信力的藝術品鑒定及估價機構,培養各類藝術品的修復專家,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專業機構的建立尤為關鍵。但需指出的是,目前多數保險公司僅對機構的藝術品提供保障。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