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相銜接,是目前保險公司進軍養老產業的主要商業模式。在業界看來,在這種模式下,養老社區會創造保險業新的增長點,能夠極大地延伸和擴展壽險產業鏈。
老齡化人口的急劇增長背后,蘊藏著養老產業的巨大市場空間。保險公司投身養老社區正呈現加速之勢。近段時間以來,保險公司在上海、浙江等省市相繼布局,多模式深挖養老商機。
近日,泰康人壽管理層率隊來滬,宣布繼北京之后,將在上海松江投資建設養老社區,預計2016年開放入住。泰康人壽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尹奇敏向本報記者透露,此外,泰康人壽也已在華南、華中等地選址,未來5至10年,計劃在多個二線城市開設養老社區,布局全國連鎖式高端養老社區。
其他保險公司亦不甘落后。據記者采訪了解,在泰康養老社區落滬之后,太平人壽在上海周浦、中國太保(行情 股吧 買賣點)在上海崇明也都已經相中地塊,計劃建設養老社區。這些養老社區項目有望在近兩年內先后動工。
泰康人壽助理總裁、泰康之家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劉挺軍坦言,項目扎堆簽約、開工是數年積累的結果。比如,泰康人壽早在6年前就開始在國內外調研養老項目,就盈利模式、投資模式等重要環節進行過長時間的探索。“最終,我們選擇了將保險與養老服務嫁接的這種全新商業模式創新。”
據專家分析,整個中國養老市場的商機大約在四萬億左右。顯而易見,養老產業雖然是夕陽工程,但對包括保險資金在內的市場機構來說,卻是朝陽產業。而相較于其他資本,保險公司借助其強大的資金實力以及保險業務的協同效應,率先建立起相對成熟的養老產業鏈商業模式。
將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相銜接,是目前保險公司進軍養老產業的主要商業模式。在業界看來,在這種模式下,養老社區會創造保險業新的增長點,其向上銜接醫療保險、護理保險和養老保險等產品,推動保險產品的創新,同時帶動下游的老年醫學、護理服務等產業,能夠極大地延伸和擴展壽險產業鏈。
事實上,從記者對目前在建養老社區項目的了解來看,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產業目前有多種模式。一種是建設與運營為同一主體。該模式的優點是,便于保險公司制定和實施戰略,但資金占用規模大,投資周期拉長。
第二種是保險公司牽手開發商、第三方物業公司的模式。該模式下投資商、運營商、開發商為合作體,共擔風險、共享利潤。但該模式的劣勢在于保險公司可控性不強,質量無法完全保證。
在各路資本蜂擁養老產業的當口,業內人士呼吁,相關配套政策的完善也應提上日程。如,養老社區建設規劃標準缺位、退休人員醫保能否異地轉移等系列政策壁壘,目前并未完全突破。
“關于養老看護、養老醫療等職業教育也需要取得一個快速的發展,這些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各路資本投資養老產業的積極性。”劉挺軍認為,關鍵在于,養老產業的發展亟需一個頂層設計。“將這個產業相關的醫療、住建、土地等環節和政策進行有效整合,使得各項扶持政策更有效、更迅速地落地。”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