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為了保障國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制度。商務印書館20日在北京舉辦“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出版座談會,該套叢書旨在介紹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勞動法、社會保障法領域的最新理論和實踐成果,為中國完善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法律提供借鑒。
勞動與社會保障主體是國家和社會,對象原理上是全體國民,但基于國力的限制,目前只實施了一部分。占絕大部分人口的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還有待于完善。
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學科是培養社會保障及相關領域高級專業人才的新興學科,也是日益重要的新興學術領域。一般來說,本學科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社會保障學、社會政策、社會保險、社會保障基金、救濟與福利、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員工福利與企業年金、中國社會保障政策分析,以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培訓就業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城鄉就業與職業培訓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擬定城市就業和職業技能培訓的規劃和基本政策,擬定勞動力市場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并監督實施;
擬定企業下崗職工分流安置、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再就業工程;
擬定全國就業經費的管理規則和中央級扶持生產資金的使用辦法并組織實施;
擬定就業服務事業發展規劃和促進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發展的政策,擬定再就業服務中心和職業介紹機構管理規則并組織實施;擬定全國和區域性勞動力流動、農村剩余勞動力開發就業、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有序流動的政策和措施,擬定農民進城務工的管理政策;
按分工擬定境外人員入境就業和中國公民出境就業管理政策;
擬定有關機構經辦向外國企業駐華代表機構選派中方雇員業務的管理辦法和外國在華機構從事勞動力招聘中介、咨詢、培訓業務的資格管理辦法;
組織擬定職業分類、職業技能國家標準,組織制定和頒布相關的行業標準;
建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擬定職業技能鑒定的政策;
擬定勞動預備制度實施辦法;
擬定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表彰、獎勵和職業技能競賽的規則、政策和措施;
擬定全國技工學校以及就業訓練中心、社會力量舉辦職業培訓機構的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指導技工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師資隊伍建設,擬定技工學校和職業技能培訓的教材建設規劃和評估認定制度;
擬定企業在職職工技能培訓和失業人員、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的規劃及政策。
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以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
社會保障法與勞動法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是從勞動法中分離出來的子部門。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設關系到全體公民的生存利益,也是一個國家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程度的體現。20世紀以來,特別是福利國家的出現,使社會保障法在各國得到迅速建立和完善。在當代社會,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已成為各國普遍建立的一種社會穩定機制。
與會專家認為,相對發達國家而言,中國在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立法方面還有完善空間,該套叢書介紹了全球在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立法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制度架構,傳輸了法治發達國家的文明成果,對中國相關法律的建設與完善具有借鑒意義。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甘藏春在會上說,社會保障問題在建設法治國家進程中具有指標性意義,叢書的出版不僅對中國完善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有意義,對推進形成新的法治思想也有積極作用。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