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晚年生活保障顯得越發重要起來。為了給自己將來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越來越多的人都夠購買了社會養老保險,使得社會養老保險的需求量增大。為此相關部門保障參加城鎮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合法權益,而推出了社會養老保險的新政策。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由原參保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應隨同轉移到新參保地。參保人員達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其在各地的參保繳費年限合并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含本息,下同)累計計算;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前,不得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辦理退保手續;其中出國定居和到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定居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按下列方法計算轉移資金:
(一)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二)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參保人員返回戶籍所在地(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就業參保的,戶籍所在地的相關社保經辦機構應為其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二)參保人員未返回戶籍所在地就業參保的,由新參保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但對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應在原參保地繼續保留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同時在新參保地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記錄單位和個人全部繳費。參保人員再次跨省流動就業或在新參保地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將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中的全部繳費本息,轉移歸集到原參保地或待遇領取地。
(三)參保人員經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調動,且與調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不受以上年齡規定限制,應在調入地及時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7月啟動后,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從此擁有三種不同的制度,即: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農保。三種不同的制度如何參保,按國家規定,不能同時參加兩種養老保險,因此,需要根據就業狀況來確定參保類型,一類是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主要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保制度,覆蓋城鄉居民;一類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包括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覆蓋職工。
如果就業狀況不穩定,該怎樣參保?城鎮居民有穩定的工作時,應當按照規定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如果失業了,按照政策規定,可以自愿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但是不能夠同時參加兩種養老保險。
對靈活就業人員,按照《社會保險法》,既可以參加職工養老,也可以參加城鎮居民養老。前者繳費高,但只要有能力,制度鼓勵靈活就業人員來參加職工養老,繳費高一點兒,將來待遇領取也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是托底的,繳費水平低,待遇相對也低。對于重度殘疾人參保,國家會代替繳費。
考慮到目前人員流動性大,有關部門正在就不同養老保險制度間的轉移和銜接進行研究,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待遇只能領取一個;二是簡單明了,便于轉移接續;三是維護參保者權益,保證參保者不論最后領取哪種待遇,權益沒有任何損害。
社會養老保險的意義
社會養老保險從改革開放后到今天一直在不斷地調整和改善,每一次的改進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改變。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不僅對家庭和個人有重要的作用,對國家和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也有極大意義。
從家庭和個人角度出發,個人參加養老保險是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強制繳納的方式結合國家自主扶持的方式為年老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在青壯年時期定期少量地繳交費用,換到年老生活的補助,免除了家庭一定的后顧之憂,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在當今“四,二,一家庭”模式下,老年人一定程度上可以靠自己的養老金生活,從而減少子女撫養老人和孩子的雙重壓力,對老年人的生活心態和對家庭的和諧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從國家的穩定與發展的角度出發,社會養老保險可以概括為幾個有利于:
社會養老保險有利于社會的安定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對于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后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于社會的穩定。
社會養老保險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勞動者退休后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繳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養老保險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其運作中能夠籌集到大量的養老保險金,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巨大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實行基金制的養老保險模式,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積累以數十年計算,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更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通過對規模資金的運營和利用,有利于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社會養老保險有利于拉近城鄉發展
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對確保農村居民基本生活,實現農民基本權利,推動農村減貧和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具有意義重大。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