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微博網友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的通貨膨脹狀況,80后群體退休后養老要花314萬元,一時間引起網友無限感嘆。擔憂歸擔憂,感嘆歸感嘆,生活還在繼續,對策還是要想的。業內資深人士分析后認為,80后養老,風險投資收益高,購買國債最穩妥。
上世紀90年代,手上有個十來萬元,就能感覺到安全感,幾乎能做到下半輩子吃喝不愁。可是,十萬元放到現在,究竟能維持多久?也許兩年、也許五年,但絕對不會是自己的整個退休生活。南京一家保險公司的專家放言:想要在南京享受品質晚年生活,請準備500萬元。其中老兩口200萬元要花在住宿和吃飯上,再加上醫療、穿著、交友、旅行等費用…… 不過,這還是按照目前這個物價的估計,一旦CPI繼續上漲,那么這個數字可能也打不住。
此前據媒體報道,有網友微博稱,按3%的通脹率計算,假設80后在退休后要過上和現在3000元相同購買力的生活水平,需要在退休前準備314萬元的退休金,對此,中國網友表示“80后傷不起”。
而業內人士稱,如果按照6%復利計算,80后現在只需投入50余萬元本金就可在30年后籌措到300萬養老金。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養老生活更加滋潤,李曉佳認為,除了社保之外,還要進行多渠道的投資。一位理財專家也表示,主要的養老金來源包括:
一、 基本社保,對于現在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較高的人而言,基本養老保險還不足以維持退休后的生活品質,但它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 購買商業保險,買商業保險最大的特點是長期、穩妥。在年輕時,每年繳付一定費用,待到退休后,便可穩定地每月領取養老金了。
三、 選擇國債最穩妥。如果有閑錢,進行一些投資,是對養老金的有效補充。如果手中的投資款有限,又想獲得比儲蓄高的利潤,可以考慮買國債。其收益穩定,在突發意外時也能靈活支取,保證了現金流。
四、 可配合有風險投資項目,如果還年輕,那么可以考慮部分有一定風險的投資項目,比如基金定投以及黃金、股票的投資。雖然收益率會較高,但風險也較大。
根據南京目前的情況,有數據顯示,1981年,南京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2.24歲,1996年突破了75歲,2011年南京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1歲,其中男性74.8歲,女性77.6歲。30年里南京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了4.86歲。 預計到2015年,南京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將超過150萬人,占總人口的16.42%。也就是說,平均6個人就有一位是老人。其中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將超過20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3.75%。
隨著家庭結構“小型化”,以及人口出生率逐漸走低等趨向,空巢老人的比例不小,其中城市占54%以上,農村占48%以上,且隨著城市化進程,農村的空巢比例還在提高,很快也要達50%以上。養老問題已從單純的家庭問題逐漸演變成復雜的社會問題。
2009年,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指出,我國的養老開銷主要包括八方面:1、生活費用。這是養老中最大且必需的一筆開支,包括日常的吃穿住行用,水電燃氣費,住宅的物業費等;2、父母孝養金。自己在養老時,往往還要擔負父母的生活和醫療開支等;3、最后費用,是指用于老輩的醫療搶救和喪葬,是應急專款;4、醫療費用。一是參加醫保后,個人仍需負擔的醫療開支;二是生病后,用于補充營養、聘請護工的費用;5、旅行費用。養老旅游具體數額應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來規劃;6、住房費用。除了購置房屋,人們還要考慮維修、再次裝修、購置新家具、電器等方面的費用;7、教育費用。包括教養自己的子女以及在撫養孫輩時的支出;8、其他費用。如購車、購置非生活必需品,觀看電影、話劇、聽音樂會的娛樂費用,也包括親朋好友間的人情往來。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