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養老保險保障了人們的基本生活,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參保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市民參加社會保險來規劃生活。據統計,截至去年6月,成都市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次近3300萬,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突破86%和98%,提前實現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十二五”末期目標。成都市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障。
成都市社會保險參保率突破86%
從去年7月1日起,成都市92.5萬名60周歲及以上的城鄉居民,均可享受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補貼。而早在去年4月,成都市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民工綜合社會保險與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并軌接續,將140余萬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體系,實現了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同等享有社會保險待遇。
市人社局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成都市社會保險參保規模不斷擴大,待遇水平接續增長。截至去年6月末,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460.5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261.23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96.9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267.65萬人、生育保險參保374.94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89.5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698.21萬人;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5.32%和73.51%,加上大病補充保險,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每人全年最高報銷額度分別達到58.3萬元和52.5萬元。
成都市社會保險農民不進城也能享受就業社保市民待遇
“以前農民沒有社保,現在,農民不僅有了養老、醫療保險,而且在‘家門口’就能辦業務。”2012年11月8日上午,成都溫江區萬春鎮農民鄧勤蓉在社區的“就業社保服務站”辦理業務后笑著說。
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社會保障事業堅持改革發展,逐步破除了城鄉戶籍上的一道道壁壘。像農民鄧勤蓉感受到的這些變化,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成都市人社局局長張濟環說,成都深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近年來,成都從民生最迫切的醫保、就業、養老幾大領域“破冰”,讓城鄉群眾共創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熊宗華卻有著一個工程師的夢。“我喜歡跟編程有關的工作,卻沒有條件去上課學習。”熊宗華說,在了解就業培訓政策后,他主動報名參加就業培訓,順利地在華賽公司應聘到了JAVA軟件開發崗位。
成都市就業局局長李永捷說,全市城鄉勞動者同等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不僅將就業培訓券發放范圍擴大到有培訓就業愿望的所有城鄉勞動者,而且承諾就業困難群眾“不挑不選,兩個工作日幫助就業”。
“農村人也能領‘退休金’了,這是開天辟地頭一回!”青羊區文家鄉大石橋村72歲的村民帥正金說,每個月定額打到卡上的社保金,是晚年生活的保障。據介紹,2007年,成都率先實施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新型農民養老保險制度,農民開始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退休”待遇。2009年,成都將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在全國率先并軌,并有了兩個“大統一”的名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成都市社保局副局長陳東說,目前,成都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險格局全面形成,基本實現了人人享有社會保險,全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突破90%和98%。
成都社會保險查詢電話
成都市養老保險中心統一查詢電話(028)12333,同時可以咨詢養老保險辦理、養老金補繳(補交)、退休金轉移等問題的查詢。
成都社會保險上門查詢成都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隸屬于成都市勞動保障局主管的負責全市社會保險經辦業務的工作部門。下設辦公室、社保基金個體征集處、社保基金企業征集處、機關事業社會保險處、社會保險關系認定處、養老待遇核定處、退休人員管理處、基金管理處、城鄉社會保險綜合處、社會保險稽核處10個處室,工作人員227人。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社會保險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組織制定并實施具體工作方案;指導各區(市)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社會保險工作;負責市本級的企事業單位、個人參保辦理和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的統一征收.持本人身份證及社保卡號直接到成都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查詢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