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職工自愿參加、自愿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職工自愿參加、自愿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
根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的界定,我國養老保險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部分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第三部分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作為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由職工根據個人收入狀況,自愿參加、自愿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
在許多國家,以個人為主體責任的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一直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新加坡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典型代表國家,它實行的是以個人帳戶為基礎,政府強制雇主和雇員共同供款、實行公共管理的個人儲蓄制度,在社會保障體系中主要強調個人的責任。在美國,個人儲蓄養老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種養老方式,以2003 年美國人的養老供給結構為例,這種方式占比高達39.8%。而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首先強調的是政府的責任,其次是企業、個人。近幾年,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企業年金計劃作為我國養老第二支柱,也逐步的步入發展正規,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發展較慢,其養老保險的補充地位并未顯現。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在我國的發展仍然滯后,甚至很多人并不了解這種養老保險。
從籌資方式上看,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屬于完全積累制。一代人需要的養老金,靠本代人在職時儲蓄積累,積累的本金加利息供退休后養老使用。這種方式是根據遠期縱向收支平衡原則籌資,它需要達到長期收支總平均平衡。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在采取這種方式籌資時,首先要對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有關人口的健康水平、就業率,退休率、工資增長率、利息率、死亡率、平均預期壽命等進行宏觀的預測,在此基礎上預測未來時期養老保險待遇所需保險基金總量,確定一個可以保證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收支平衡的總平均收費率:在實施初期的若干年份,養老保險金收大于支,其差額就作為以后年份的儲備基金;而在支大干收的年份,就以儲備基金及其利息來彌補收支差額:這種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籌資方式,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分散風險,而且提取費率穩定,在支付保險費用后,每年仍余存相當數額的儲備積累基金,使這種養老保險有比較穩定的經濟來源。但是,也存在著不足,由于沒有代際間轉移,在漫長的儲備積累過程中,儲備基金容易遭遇通貨膨脹的風險。因此,保證儲備基金的保值增值是關鍵環節。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從個人和家庭的長遠利益出發,為個人將來的養老儲備了資金,同時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使個人晚年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參加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勞動者“自立,自籌、自養”意識的體現,是從經濟角度進行“自我保護”的重要措施。
財產險核保考試模式成經營核心環節
掃面右側二維碼,首次關注立得50積分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