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保障信息網公布消息稱,勞動保障公共服務和信息技術研究及應用通過了驗收。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公共服務,為人民建設更好的保障,如今已經舉得了顯著的成績。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勞動保障事業完善制度、加快發展和提升能力的關鍵時期。《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建立健全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勞動保障制度及運行機制,逐步實現就業比較充分,分配格局比較合理,勞動關系基本和諧穩定,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善,管理服務規范高效的發展目標。
社會經濟和勞動保障事業的發展對勞動保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也為勞動保障信息化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必須適應勞動保障事業的不斷發展,迫切需要將信息系統的覆蓋范圍擴大到勞動保障各項業務;將系統的覆蓋人群從城鎮參保人員和就業職工擴展到進城務工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農村參保人員等,部分地區的覆蓋人群還要從從業人員逐步擴展到全體城鎮居民,甚至全體城鄉居民;通過系統整合,實現各項勞動保障業務之間、勞動保障部門和相關管理部門業務之間的協同辦理,為建立勞動保障工作長效機制提供技術支撐。
為了確保信息化工作與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相適應,我們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適應國家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建設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勞動保障中心任務,按照“完整、正確、統一、及時、安全”的總要求,堅持統一建設、應用為先、體制創新的基本原則,努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勞動保障業務的有機結合,不斷提升勞動保障信息化水平。通過形成財政投入為主體的經費保證機制、實施三項重點行動計劃、理順信息化工作機制、健全勞動保障信息化標準和規范體系、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規章制度、加強信息化隊伍建設、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宣傳等措施,重點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設,開展金保工程二期建設,強化數據中心建設,實現全網整合,突出公共服務功能,切實提高各項勞動保障業務信息化水平。
我們相信,隨著中央、省、市三級數據中心建設的完成,中央—省—市三級網絡的完善,應用系統建設的加強,以及基本統一的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和應用水平的切實提高,全面提高勞動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務社會的水平的總體目標一定會如期實現。
近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勞動保障公共服務業務和信息技術體系關鍵技術研究及重大應用”順利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驗收。科技部計劃司、高新司、高技術中心負責同志,以及項目承擔單位研究人員參加了驗收會。
該項目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實施,旨在貫徹“民生服務”發展理念,全面系統地研究適合我國獨特國情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與業務模型,通過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構建了涵蓋接入平臺、門戶業務協同平臺、安全認證平臺、信息資源庫等在內的公共服務信息化支撐平臺,研發了網上服務、信息管理、電話咨詢、自助服務等系統化應用軟件,形成了17篇公共服務標準規范(草案),成功申請國內專利3項,并在江西省、成都市和無錫市等省市開展了典型應用,發揮了良好示范效應。后續,項目成果將繼續在全系統進行推廣應用,必將有力推動我國各級人社部門的公共服務信息化發展。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