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養老保險新政策施行以后,養老保險有了不少的改變,對于勞動力各地區間的轉移,這讓不少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心中有了底氣。
從2010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令江蘇來滬打工的蔡學志對未來充滿期待。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盼著退休后和城里人一樣,能月月拿到養老金。
2009年年底《暫行辦法》公布后,蔡學志非常關心報紙上的相關報道。在記者采訪他時,他隨口就能說出這個有些拗口的“轉移接續”的特點是“廣覆蓋、低費率、可移動”。蔡學志的老家在江蘇淮安農村,他已經在上海工作十五六年。2002年上海開始為外來從業人員辦理綜合保險,蔡學志所在單位———上海公興搬場物流有限公司就為公司所有外來從業人員辦了綜合保險,蔡學志是上海最早一批參加綜合保險的農民工。從2002年起,公司每個月都為他們繳納綜合保險費,從未間斷。蔡學志說,綜合保險是單位出錢為農民工辦的,個人不用出一分錢。因此,他從不關心“綜保”需要繳多少錢,只關心單位為他繳了沒有。參加“綜保”可以享受工傷保險、住院醫療保險、日常醫藥費補貼待遇,等到退休的時候,還可以獲得老年補貼。單單在公興搬場,辦理“綜保”的農民工就有1200多人,而在全市,根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09年5月公布的數字,2008年來滬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參保人數為383.8萬人。
蔡學志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養老金。按照上海“綜保”的規定,外來從業人員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時,可以憑老年補貼憑證一次性兌現老年補貼。而《暫行辦法》令蔡學志對養老金充滿向往。因為《暫行辦法》讓每一個繳費滿15年的參保人員都能在一個地方領到基本養老金。按照“唯一性”原則,依次確定了相關地區的責任,參保人員戶籍所在地與最后參保地一致時,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當戶籍所在地與最后參保地不一致時,如果在最后參保地參保滿10年,則在最后參保地領取待遇;如在最后參保地參保不滿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各地參保都不滿10年,則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與一次性領取老年補貼相比,蔡學志更希望能領取養老金,“老年補貼一次領完就沒了,誰不想長長久久,每個月都能領到退休金呢?”
在全國范圍內,離鄉別土到城市中打工的農民工有1.5億之多。過去,參保人在不同城市、多個時段就業參保,繳費年限不能累計計算。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暫行辦法》明確,勞動者跨省流動就業參保繳費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以轉移接續,繳費年限合并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在省內流動就業的,也要按照這一原則處理。這就真正、全面實現了參保人“不論你在哪里干,養老保險接著算”,維護了參保人員特別是農民工的養老保險權益。
2010年1月1日起,天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醫療保障將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后,自辦理失業保險金申領登記手續次日起開始享受與城鎮職工相同的住院醫療、門診特殊病醫療、門急診醫療和大額醫療救助待遇,不建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享受醫療待遇不設等待期限。失業人員憑社會保障卡就醫。
困難企業退休人員享受醫療保險待遇與單位繳費脫鉤,使所有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被認定的困難企業退休人員,生產經營嚴重困難的區縣屬企業退休人員,以及已經實施破產、撤銷或因其他原因終止的企業退休人員,可享受住院、門(急)診、門診特殊病和大額醫療費救助待遇。不設立個人賬戶。本人應按規定繳納大額醫療救助費。
調整住院最高支付限額,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水平。將城鎮職工住院醫療費用最高支付限額由5.5萬元提高到15萬元。
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市財政給予每人每年30元繳費補貼。有條件的區縣可在市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助。補助資金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增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5%的繳費檔次。參保人員可以按照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10%、20%、30%繳納養老保險費。城鄉居民根據經濟狀況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參保。參保人員按照天津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參保繳費,并在領取養老金時,按照該規定計發養老保險待遇,政府給予每人每月150元補貼。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