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退休教師王華明(化名)從山東老家來到北京與兒子一起居住,并打算將身上的6萬元積蓄存入一家銀行。根據老王回憶,當天,他在銀行大廳內準備將錢存成定期存款時,一名中年婦女過來向其推薦一款“理財產品”,許諾在定期利息的同時,每年還有分紅。初到北京的他被打動,最終在購買該產品的合同上簽了字。此時,他并不知道自己購買的是一份分紅型的壽險產品。老王告訴記者:“當時,對方穿的制服和銀行工作人員一樣,我不知道她是賣保險的。”
今年年初,兒子小王在看到合同后發現,父親購買的這份保險保障的是交通意外,即使出現交通意外死亡的情況也就賠3萬多元,在詢問父親后得知,這份保險的分紅也沒有原來吹噓的那么多,一年只有700多元。小王有了一種類似被欺騙的感覺,他想幫父親退保,但是退保之路并不順暢,合同約定如果中途違約,違約方需承擔5000多元的違約金。
和老王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并不在少數,保監會公布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今年上半年,壽險公司銷售誤導投訴同比增長97.72%。此外,電話銷售擾民投訴也明顯增加,屢禁不止。
在一名業內人士看來,壽險公司的行業形象不佳及銷售誤導等諸多問題一定程度上要歸因于目前“業績為王”的營銷體制。
中央財大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介紹,目前我國壽險業的營銷員體制于1992年由美國友邦保險引進,并在短短數年內成為全行業的標準。在這一營銷體制中,營銷員與保險公司只是代理關系而不簽勞動合同,營銷員成為一個不能受到勞動合同保護的群體,“賣保障的人沒有保障”成為普遍現狀,因而造成了素質參差不齊、人員流動性大等諸多問題。
據悉,短短20年間,國內保險營銷員的規模已經從20多人發展到截至去年年底的接近350多萬。由于這一模式用工方式靈活、保險公司的成本也相對低,在中國壽險業早期發展中成為重要推動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保險代理人缺乏保障的弊端逐漸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各保險公司現在也已經很難通過增員方式來拉動保費增長。
而保監會也對現行的體制不滿,將現行保險營銷員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總結為:關系不順、管理粗放、隊伍不穩、素質不高,不適應保險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不適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時代要求,不適應消費者多樣化的保險需求。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針對保險業現狀的口水戰愈演愈烈之后,保險業內不少人覺得委屈,同時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反思的聲音。就連撰寫萬字長文反駁郎咸平的喻樸中也承認:“有批評的聲音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是一件好事,節目里提到的電話擾民、銷售誤導、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等問題在行業內的確存在。”
一名保險業資深從業人員則在看過節目之后表示,保險業這么多年在產品結構、銷售方式等方面確實問題多多,郎咸平只不過是把百姓對保險行業積累已久的民怨點燃了而已。中國保險業如果不能痛定思痛、完成自我革新,不嚴厲打擊欺詐行為的話,將會積重難返。
今年10月,保監會換帥已滿一周年。在過去的一年里,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推出一系列新政,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眾多新政中,哪一項最引人關注?對此,本站進行在線調查,截至昨日12時有26039位網民投票,其中關注打擊銷售誤導的占比高達57.78%。
消費者都關注什么?
打擊壽險銷售誤導
關注指數:★★★★★
點評:壽險行業仍以客戶簽單提成為主要的衡量指標。有時保險業務人員為了獲取保費,不惜以擴大保險功能、隱瞞除外責任、混淆理財產品概念等方式誤導保險消費者。項俊波認為,誤導銷售已成過街老鼠,打擊這一不規范行為成為今年維護保險消費者權益的重點工作。
整治電銷擾民
關注指數:★★★
點評:推銷保險的電話無孔不入,總是讓人嗤之以鼻。保監會禁止保險業務人員隨號段撥打電話銷售保險,也叫停了其撥打陌生電話,對被舉報者進行處罰。目前,各地也紛紛出臺相應的措施來杜絕這一推銷行為,例如北京地區推出了禁撥平臺、銷售人員警示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對電銷擾民起到了震懾作用。
治理車險理賠難
關注指數:★★★
點評:車險理賠難成為保險市場的一大痼疾。曾經的“高保低賠”、“無責不賠”等備受爭議。盡管保險監管機構與行業協會大力化解車險理賠難題,但車險方面的各種糾紛仍不時發生。目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推出的車險示范條款新增十余項賠付責任,然而示范條款出臺半年多仍沒有正式實施。
提高投訴效率
關注指數:★★
點評:各種保險糾紛不能協商解決,最終必然要借助投訴、起訴來解決。購買保險產品的消費者首先關心的是在真正需要保險時,保險這把保護傘是否能打得開。今年,保監會明確表示,對于合理的保險理賠絕不能拖賠惜賠,開啟了多種投訴渠道來滿足消費者的訴求。
消費者有哪些期待?
營銷員體制改革
期待指數:★★★★★
點評:社會公眾認為,保險營銷員沒有基本工資、沒有社保,僅僅依靠簽單提成作為惟一的收入來源,這是導致銷售、服務方面不規范的根源。而保險行業人士則認為,正因為待遇低,所以跨入行業的門檻低,導致廣增員、高脫落、低素質、低產能的惡性循環。保險營銷員也為自己鳴不平,低待遇人群為什么還要多交營業稅??梢?,營銷員體制是到該改的時候了。
費率市場化
期待指數:★★★
點評:在成熟的保險市場,對于險企而言,費率市場化有利于提升服務,而在不成熟的保險市場,費率市場化將可能加劇無序、惡性競爭。保險消費者期待將費率放開,希望從中受惠,認為通過市場規律來調節能使產品價格更便宜。對于仍處于初級階段的保險市場來說,實現市場化的費率還任重道遠。
個人延稅型養老保險
期待指數:★★
點評:養老成為人人關注的話題,尤其在老齡化時代解決養老問題顯得更為迫切。個人延稅型養老保險的推出,對于目前生活壓力較大的人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好事。保監會也多次表示,將全力推進此類保險產品試點運行。然而,這一政策的出臺,將涉及眾多的部門,能否在近期推出仍不得而知。
大病醫保政策
期待指數:★★
點評:大病醫保由保險公司運作,為商業健康險深入推進創造了契機。目前,大病醫保已在一些地區試點推行,對于各類居民而言,這將化解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現象。當多部委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后,在保險行業引起積極響應,目前各地正在制定相關的規則和指標。在各方的期待中,這一政策有望率先取得實質性進展。
政策性保險制度
期待指數:★
點評:目前所言的政策性保險制度,主要指的是農業保險、巨災保險。每當重大的天災發生,這兩項制度就會不斷被提上議程,并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在推行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政策性保險制度時,政府將處于主導地位。近日,財政部的消息顯示,中央財政將于明年對農業保險的補貼增四成,就讓更多的人看到了政策性保險制度正在不斷推進,但如何使農業保險實現廣覆蓋或許還需更長的時間。
筆者評論
推進保險維權
消費者教育是長久之計
此次調查結果表明,當問及“這一年來保險市場最大的改變”時,竟有高達43%的被調查者認為“沒有改變”,認為行業形象有所轉變的僅占11.41%。這不得不說,曾經混亂的保險業給人留下的陰影很難在一時就被輕易地抹去。
在調查中,36%的網民認為管理混亂仍是目前保險業最大的問題,甚至有40%的人認為保險營銷即為傳銷。諸多的調查、討論,有利于讓保險回到人們的視線當中,推動保險市場走向成熟。一個不成熟的市場,有不成熟的單個主體,均需不斷提升。其中,一個成熟的保險市場,勢必需要有成熟的保險消費者。假想,一個了解保險的人,還能輕易被誤導了嗎?
正如一位網友在留言中所言,“在加強監管、規范市場的同時,一定要不失時機、長期不懈地進行消費者教育,強化保險理念是長久之計”。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