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的加快,使得大批農民的土地、住宅被征用或租用,農民的養老醫療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為確保農民真正的老有所養,7月1日,我國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這標志著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制度實施2月以來,各地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有明顯的增長。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透露,目前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了2.53億人。到去年年底已經有6800多萬農民工被工傷保險制度覆蓋,有4000多萬人納入到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中。
胡曉義表示,在研究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時,曾經想單獨為農民工建立有關的社會保障制度,地方上也有一些嘗試和探索。后來考慮到要更有利于讓農民工融入到城市生活當中來,選擇了把進城務工的農民都納入到現行的職工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解決農民工的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問題。
據胡曉義介紹,到去年年底已經有6800多萬農民工被工傷保險制度覆蓋,這是最優先解決的一個問題。有4000多萬人納入到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中。由于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和醫療保險體系正在向全民覆蓋的方向發展,農民工不一定要參加到職工的醫療保險制度里面來,可以用其他制度覆蓋,如新農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
胡曉義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將加強擴大覆蓋面,同時人社部還將做好相關社會保險制度之間的銜接。如農民在農村參加了新農合及農村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進城務工后怎么和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有序銜接,是下一步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要解決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和這些制度之間的銜接問題。
記者從富平縣召開的2012年度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會上獲悉,繼去年爭取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之后,該縣又積極爭取到補助金4730萬元,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670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達到31.38萬人。
會議要求,全縣各鎮、各部門要在去年摸底的基礎上,繼續認真、細致做好參保對象的調查、登記、公示等工作,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數字準。要切實做好兌現落實,讓參保居民能按時、足額領到養老金。同時要求,人社局、信用聯社、財政局、監察局等部門,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創新理念,提高服務水平,在加強資金監管的基礎上,把握政策、密切協作、突出重點、公開透明,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爭取參保人數達到33萬人,并將全縣9.2萬60歲以上老人養老金足額發放到位。
“感覺真像做夢樣的,下崗都40多年了,又可每月拿“薪水”了,還1200多塊呢……”滿臉喜色的張其昌老人攥著剛到手的鮮紅工資存折感嘆著。“張大爺可不僅僅是從這月起,前面從去年7月開始每月的養老金這次也一次性補發到位了,到4月總共是12240元……”這是5月22日發生在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外服務窗口前偶然的一幕。為妥善解決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遺留問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共計辦理 989人,繳納養老保險費5073多萬元,退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最高的達1862.8元。
近年來,該縣緊扣“人群擴大、待遇提高、規范管理、服務完善”四個重點,堅持宣傳引導、行政推動、法律約束三管齊下,建立以勞、財、稅三方聯席會議制度為核心的擴面征繳工作長效機制,養老保險征繳和擴面工作取得了量質同增的局面。截至2012年6月底全縣企業養老保險參保7萬余人,基本達到應保盡保,養老金累計積累5.52億元,備付能力42個月,在全省居于前列。
“感覺真像做夢樣的,下崗都40多年了,又可每月拿“薪水”了,還1200多塊呢……”滿臉喜色的張其昌老人攥著剛到手的鮮紅工資存折感嘆著。“張大爺可不僅僅是從這月起,前面從去年7月開始每月的養老金這次也一次性補發到位了,到4月總共是12240元……”這是5月22日發生在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外服務窗口前偶然的一幕。為妥善解決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遺留問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共計辦理 989人,繳納養老保險費5073多萬元,退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最高的達1862.8元。
近年來,該縣緊扣“人群擴大、待遇提高、規范管理、服務完善”四個重點,堅持宣傳引導、行政推動、法律約束三管齊下,建立以勞、財、稅三方聯席會議制度為核心的擴面征繳工作長效機制,養老保險征繳和擴面工作取得了量質同增的局面。截至2012年6月底全縣企業養老保險參保7萬余人,基本達到應保盡保,養老金累計積累5.52億元,備付能力42個月,在全省居于前列。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