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數據是多數投資者都應該知道的,比如利率的變化趨勢,這將影響很多行業,包括保險行業,上半年,反映壽險行業業務結構調整成效的標準保費指標同比下降5.16%,給全年回暖預期平添了變數。對此,中美大都會和生命人壽負責人給出了相關解釋。
“前幾年保險公司的財報太靚麗了,現在則要調整預期。”生命人壽董事長助理于文博表示。中國人壽日前預告2011年公司凈利潤下降40%以上,超出了多數分析師的預測。其實,除了中國人壽,上市公司中新華保險、中國太平(港股)去年標準保費亦有下滑。
根據保監會日前披露的數據,2011年全國保費收入1.43萬億元,同比增10.4%,增速大幅放緩。而在2011年之前,保險行業規模保費的年增長幾乎都在30%左右,比如2010年,以舊會計準則披露的全國規模保費為1.4萬億元,同比增長33%。
壽險保費收入的下滑成為行業“變臉”主因。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全行業人身險規模保費1.1萬億元,同比增長5.13%;標準保費2064億元,同比下降0.44%,出現拐點。全行業55家壽險公司中,國壽股份、泰康人壽、太平人壽、中意人壽、中英人壽、信誠人壽等15家規模保費出現下降;國壽股份、新華保險、泰康人壽、太平人壽、中意人壽、中英人壽、信誠人壽、中宏人壽等23家標準保費出現下降。
東方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修正了過去看好純壽險業務的觀點,認為“在2011年壽險新單增長乏力,投資收益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壽險利潤貢獻能力將大幅下滑。”東方證券分析師金麟預測,純壽險業務的國壽、新華的年報業績可能大大低于預期,而對于平安、太保來說,產險業務對其業績則起到很大程度的緩沖。
而對于壽險業績下滑的原因,記者采訪的中美大都會負責人認為,一是多年的高增長使得保險業基數已經很大,很難繼續實現大比例的增長;二是壽險行業靠增人員、擴機構拉動保費的方法曾經起過重要作用,但現在亦到了一個臨界點。此外,近年來監管部門的思路是優化產品結構,加大保障類產品銷售,降低投資類險種,也影響了保費的增長。
群益證券表示,2011年3月銀保新規出臺,限制和規范銀保銷售,導致保費顯著下滑,進而對保險企業的業績形成拖累。
此外,記者發現,會計政策的變化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拐點的出現。同樣是保費,2011年保險行業數據的“含金量”卻與往年大不相同。首先,新會計準則的執行令保險公司對保費確認必須更加嚴格;其次,“標準保費”這一代表保單內涵價值的指標首年在全行業披露,使得投資者和分析師都能了解和比較保險公司內在價值。也因此,2011年度成為保險行業數據信息最為真實全面的一年。
相較于以往只公布原保費收入數據(即規模保費收據),保監會自2012年初開始增加了標準保費數據。標準保費數據可以用來評估各地區、各壽險公司業務規模增長和質量提高的趨勢是否匹配,結構調整是否取得成效。
從上述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壽險業規模保費同比微增1.91%,但標準保費同比下降5.16%。在56家壽險公司中,有26家壽險公司的標準保費同比出現了負增長,16家規模保費出現負增長。其中,標準保費與規模保費“雙降”的壽險公司有14家。
值得注意的是,新老壽險公司表現“冰火兩重天”。排名前十的壽險公司中,除人保健康險之外,其余9家的標準保費均同比滑鐵盧。其中,有3家大中型壽險商的標準保費與規模保費出現“雙降”。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銀行系保險公司為主的保險新軍們,以“黑馬”姿態交出了保費暴增的成績單。榜上有名的有:建信人壽、交銀康聯人壽、中郵人壽、光大永明人壽、信泰人壽、百年人壽、安邦人壽等。同比較低的基數,加上銀行股東提供的渠道優勢,令這些壽險“黑馬”們一躍而起。
若分地區來看,廣東、四川等“保費主產區”表現不甚理想,36個地區中,僅有江蘇、北京、云南、遼寧等9個地區實現標準保費與規模保費“雙升”;吉林、廣東等9個地區出現標準保費與規模保費“雙降”。其中,有13個地區標準保費降幅超過10%。
記者從市場一線了解到,導致壽險業上半年保費增長乏力的因素有多個。
銀行理財性產品收益率雖然呈現明顯的逐月下降趨勢,但當前依然遠高于壽險保單收益率水平。而近期嚴格的市場行為監管政策,如治理壽險銷售誤導以及加強理賠服務監管等,也影響了短期內的業務發展。另外,壽險行業發展方式轉型和業務結構調整也給保費增長帶來壓力。
對于全年壽險回暖預期,業內多數觀點認為形勢嚴峻。“事實上,目前市場情緒進入了一種膠著狀態:一方面,市場認為壽險業存在向上回暖的可能;但另一方面,對壽險保費何時能起來仍未有明確的信心。” 多位主流投行保險研究員認為,今年年內,壽險保費增速恐難出現趨勢性改善。
雖無趨勢性改善,但逐步回暖“火苗”已經若隱若現。以占據國內壽險市場半壁以上江山的四家上市保險公司為例,8月壽險保費已穩中有升。或許已經意識到今年形勢的嚴峻,壽險商們已經開始行動。有推出短期繳費、快速返還的銀保新產品,也有加大新型銷售渠道拓展力度,竭力尋找保費新增長點。
可預見的是,由于“保增長”壓力較大,今年壽險公司對“金九銀十”的推動幅度也將大于往年。預計在9至10 月這兩個月中,壽險公司將竭盡全力沖刺下半年業績,保費好轉的信號將更加明確。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