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周末連續批準允許泰山財險、安邦財險分別在山東省、四川省開展農業險業務。北京商報記者統計,保監會在最近3個月內連下18條農險批文,這在以往并不多見。
保監會批準人保財險、太平洋財險、人壽財險、陽光財險、平安財險、中華聯合保險等十幾家財險公司經營農險業務,經營范圍主要集中在北京、四川、山東、湖南、江西等省市。保監會同時要求財險公司在業務范圍的縣級區域內設有分支機構,并建立與業務規模相匹配的農村基層服務網絡,同時做好再保險安排和大災風險應對預案。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農業險發展迅速,去年保費收入同比大增38.3%至240.6億元,但農業險覆蓋面仍比較窄。今年3月起正式實施的《農業保險條例》推動了農業險的前進步伐,保監會近期又多次發文鼓勵并規范農業險發展,并為保險公司研發天氣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等新型產品開辟綠色通道。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庹國柱對此表示,農業險不僅需要保監會的推動,更離不開財政部門和當地政府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民投保和保險公司承保的積極性。
在保險行業中,農業險長期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地位。它不像車險、社保所引起的爭議而受到廣泛關注,但事實上農業險因涉及我國近一半人口以及‘天下糧倉’的安全而不容忽視。今年3月1日起即將實施的《農業保險條例》,作為我國第一部關于農業保險的法規,它的實施將使農業險進入一個新時期。
近日,安華農業保險安華研究院發布2012年度《中國農業保險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73.8億元,同比增長28.1%,為1.69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保障金額達到6523億元。
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補貼種類增加,農業險的覆蓋范圍也有所增加。2007年中央政府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實驗,支持的險種只是糧棉油作物、能繁母豬與奶牛保險。如今,保費補貼的品種增加到14個,而且各地方政府相繼將農房保險、農機保險、漁民和漁船保險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范圍,這些種養兩業保險之外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統稱為涉農保險。尤其是2011年以來,涉農保險加速發展。例如,繼浙江和福建,已有廣西在內的四個省區實驗舉辦政策性農房保險。
除了傳統的種養業保險之外,新型的農業保險創新例如天氣指數保險、價格保險也開始出現。以天氣指數保險為例,這種最早出現于二十世紀90年代的險種把一個或幾個氣候條件(如氣溫、降水、風速等)對農作物損害程度指數化,每個指數都有對應的農作物產量和損益,保險合同以這種指數為基礎,當指數達到一定水平并對農產品造成一定影響時,投保人就可以獲得相應標準的賠償。該險種于2009年由安徽國元農業保險公司率先在國內啟動試點后,已經出現小麥、煙草、西瓜等多種投保作物。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