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猛增,車險理賠難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但隨著保險行業的發展各種弊端逐漸顯露出來,理賠難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保險行業發展的一大因素。不少人認為保險理賠難,車險理賠更難。2011年上海消保委接到的汽車業務投訴中,有四分之一與車險理賠難有關。車險理賠難集中表現為“理賠手續多,理賠周期長,給投保人造成了極大不便。”
網友鄭先生說,一次他的車被追尾,經鑒定,肇事者負全責。后來保險公司定損為7500元,而4S店報價為12000元。中間差價主要是源于部分零件保險公司認為維修即可,而4S店則認為這些零部件需要更換。“投保時候要足額保,舊車也要按新車價,但出險賠付卻不足額賠,明顯不公平。而且問了一下,很多車主、4S店都有類似的經歷。”鄭先生說。
以上所述只是說明了車險理賠難一個方面的問題,而客戶在車險理賠中遇到的其他問題是很多的。從保險相關行業來看,有兩個因素影響著保險理賠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是汽車修理行業商品魚目混珠,價格混亂,保險公司為了準確賠付,尋找質量好價格低的商品非常耽誤時間,這種由于商品質量和價格的差異所帶來的不便,客戶往往表示不理解,產生扯皮現象。二是由于對代理索賠行業沒有明確的代理傭金規定,造成代理索賠行為的不規范,他們不是按照正常代理或經紀提取傭金,而是直接克扣保險公司的正常賠款,導致客戶對保險公司的理賠產生誤解。車險理賠難的問題不僅損害了被保險人的合法利益,而且破壞了整個行業的信譽和形象。那么,車險理賠難的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首先,保險公司應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理賠服務質量,著力解決同社會公眾關系最緊密、感受最直接、利益最明顯的車險理賠難問題,通過必要的手段和機制保證理賠服務承諾落到實處。一是保險公司應建立完整統一的車險理賠組織管理、賠案管理、運行保障等制度,加強理賠運行管理、流程管控、服務標準及服務體系建設。二是保險公司應制定覆蓋車險理賠全流程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簡化理賠手續,對接報案、調度、查勘、立案、定損、賠付等各環節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辦法進行統一規范,實現理賠管理和客戶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三是保險公司公司應建立統一的理賠流程,明確理賠時效和理賠服務標準,在營業場所進行公布,并通過網絡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承諾理賠時效、理賠服務質量和標準,讓被保險人看得懂、聽得明,便捷享受服務,增強理賠服務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四是保險公司應加強對理賠管理和客戶服務的監督管理,加強對理賠案件處理的監督考核,嚴防人為操控導致的拖賠惜賠、無理拒賠,切實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五是保險公司應根據理賠管理、客戶服務和業務發展需要,制定理賠服務方案,創新服務模式。六是保險公司應建立客戶回訪制度、信訪投訴處理機制及爭議調處機制,向社會公布理賠投訴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其次,保險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保險公司的理賠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進行必要的規范和約束,督促保險公司認真貫徹執行關于理賠管理和客戶服務的監管政策和要求。保監會不斷采取監管措施,以及“代位求償”機制的進一步實施,為有效解決車險理賠難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如果保險公司能夠切實有效執行,前面所談在車險理賠中無責方理賠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保險公司應認真貫徹執行保險監管部門和保險行業協會的各項規定,這樣既方便了被保險人索賠,又切實維護了被保險人利益,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信譽。
再次,保險監管部門和保險行業協會通過建立車險理賠糾紛投訴和調處機制,加強對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加大對損害消費者利益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實行工作責任追究制。把拖賠、惜賠、惡意拒賠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作為重點檢查內容,對保險公司推諉、敷衍、拖延辦理保險消費者投訴事項,造成嚴重后果的,在處理直接責任人和主管人員的同時,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問責,將處罰情況定期向社會公布,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保險公司。
最后,保監會把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工作思路上更加突出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這個核心,在工作部署上更加突出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這個重點,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應當相信,通過保監會、保險行業協會和保險公司的齊抓共管、群策群力,形成工作合力,重點對社會反映最強烈、消費者意見最集中、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的車險理賠難問題進行綜合治理,動真格、出重拳,車險理賠難必將成為歷史,決不允許重演。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