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會提前的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尋求一份強有力的保障,因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身體和各方面的問題也會凸顯而出,面臨著看病難,醫藥貴等種種問題的老人選擇怎樣的方式才能為自己的晚年鋪好良好的道路呢,對于理財茫然不知的老人又該如何選擇最好的理財產品呢?
購買保險后如何進行保單的隨時查詢是每一個投保人士所關心的問題,以太平洋保險個人查詢方法為例,我們來看下傳統的保險產品查詢方法有哪些。
根據數據顯示,從2012年起,香港保險市場中有十分之一是來自內地投保人的貢獻,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內地人不選擇方便的在內地購買保險,反而還要遠赴香港購買呢,那么在香港買保險的優勢和不便又在哪里,今日開心保專業理財編輯就香港買保險的各個問題來和大家深度討論下。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最新發布的數據,2012年內地投保人新造保單保費99億港元,占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12.8%。而在2008年,這個比例僅為5.4%。
與內地人青睞香港保險不同,內地人對身邊的保險并不熱情。2012年,內地保險業全年保費收入1.55萬億元,同比僅增長8%,這是保險業務增長速度首次降至個位數,與20年來超過20%的平均增速形成明顯反差。保監會數據顯示,2013年首月保險業實現壽險保費收入1254億元,同比減少2.47%,為近7年來首次“開門不紅”。
香港買保險優勢:
越來越多的內地高端客戶開始香港買保險,與內地的產品相比,它們的吸引力在哪里呢?一位第三方理財機構的負責人表示,低投入、高收益以及保障范圍廣泛,是香港的保險產品吸引內地客戶的最大原因。“從費用上看,香港買保險的費率比內地低。”該負責人表示,低廉的這部分費用,一方面有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匯率原因,另一方面則是因香港保險市場競爭激烈,價格相對更便宜。據介紹,同樣的保障內容,在香港購買保費要比在內地購買的保費低20%~30%。不僅如此,以重大疾病險為例,香港買保險產品不僅更便宜,其保障范圍還更廣。“內地的重疾險一般能提供35個左右的病種保障,而香港的重疾險則能提供少則40種,多則60多種疾病保障。”而在收益率方面,由于香港險資具有更廣泛的投資渠道,因此獲得高收益的幾率也相對較大。據了解香港保險市場的人士介紹,香港險企在世界各地投資回報潛力最大的項目,收益率通常高于5%。
但是在了解到香港買保險的優勢之后,那么內地人到香港買保險的不便和劣勢又在哪里呢?專家提醒赴港投保簽單也存在風險。
香港買保險劣勢:
首先,每年親自去一次香港或在香港托人代繳費,都不是很方便,在香港銀行開戶后利用網上銀行,授權保險公司每年從賬戶中自動支取保費,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一旦發生理賠,兩地辦理取證和報銷手續將會非常麻煩,如果發生糾紛,需要向香港的法院起訴,
另外,由于在香港購買的保險,在理賠或者給付時使用的是港元,港元直接與美元掛鉤,投資者必須考慮匯率風險。因為保險是一個長達幾年甚至數十年的長線投資,匯率的變化,很可能造成投保人最終拿回的分紅比預期的收益低。
最后,內地保險業有保險保障基金,如果有保險公司依法破產,其有效資產又無法賠償所有保單損失時,這筆保障基金就能使保單持有人的損失低于保額的10%。如果在境外購買,一旦保險公司破產,只能按法律走破產程序,投保人很可能血本無歸。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需要提醒有打算去香港買保險的投保人,購買含有重疾等系列的相關保險,如果被保人真的發生疾病等問題,香港的保險公司也只是承認內地極少數的醫院診斷,基本還是要到香港的本地醫院去做鑒定,所以這點來講,對于投保人也是非常不便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理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傳統的理財產品,保險公司理財產品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愛好者的青睞,對于種類比較復雜的保險行業來說,保險公司理財產品有哪些呢
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一下:
從最早的保險產品,到現在的理財產品,投資型保險產品成為很多投保人士越來越青睞的產品,投資型保險產品憑借著兼顧保險和收益兩者結合的功能,從面市以來一直穩步增長。
投資型保險產品分類有哪些:
投資型保險分為三類:分紅險、萬能壽險、投資聯結險。其中分紅險投資策略較保守,收益相對其他投資險為最低,但風險也最低;萬能壽險設置保底收益,保險公司投資策略為中長期增長,主要投資工具為國債、企業債券、大額銀行協議存款、證券投資基金,存取靈活,收益可觀;投資聯結險主要投資工具和萬能險相同不過投資策略相對進取,無保底收益,所以存在較大風險但潛在增值性也最大。
各種投資型保險紛紛創新,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分紅險、萬能壽險、投資連結險這三個投資型險種究意有哪些區別?新面世的創新型品種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你自己應買哪一種保險?
投資型保險產品哪個險種保險增值:
從保額來看,分紅險是定額保險,投險和萬能產品都可以變更保額;從賬戶設置來看,分紅產品的保障和分紅賬戶是混合的,而萬能產品設有保障賬戶和一個統一形態的投資賬戶。投連險也是保障賬戶和投資賬戶分離,但其投資賬戶形態通常有激進型和保守型兩種以上的形態可供選擇。
從風險性上看,由于投資連結險的投資收益與風險由保單持有人承擔,所以風險性較高。而萬能險的投資收益與風險由保險公司與客戶共同承擔,風險性相對較小。
據開心保專業理財分析師分析,分紅保險適合于風險承受能力低、有穩健理財需求、希望以保障為主的投保人。萬能壽險適合于需求彈性較大、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對保險希望有更多選擇權的投保人。投資連結保險適合于收入較高、具有理性的投資理念、追求資產高收益同時又具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激進型投資者。
萬能險和投資連結險雖然穩定性相對較差,但它們也較分紅險更靈活。設計上的多樣化,使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未來回報的期望值,選擇相適應的產品,在未來沒有出險的情況下達到很好的投資、儲蓄的理財效果。
像萬能壽險,它不像傳統壽險的強制交費方式,而是在支付了初期最低保費之后,客戶可以按其需要在任意時候支付任意數量的保費。只要保單賬戶足夠支付保單費用,客戶甚至可以暫停保費支付。
對于單身人士來說,投資型保險也是解決養老問題一個較好的途徑。如果投資目的并不非常明確,只是手里有些閑錢,覺得存銀行不劃算,想換種投資工具,這種情況就可以考慮萬能壽險。
如何投資收益大
購買投資型保險,一般經濟要相對充裕,比如投保萬能壽險的資金,應是消費者確定在短期內不會動用的資金,如果投保幾年后就想把錢取出來,倒不如存銀行劃算。
分紅保險同樣如此。因為分紅保險的變現能力較差,一旦入保,中間須用現金再進行投保,退保可能連本金都難以得全。如果確實需要購買分紅保險,就必須先儲蓄一部分資金以備家庭急用。
值得注意的是,萬能險產品與投連險有一個相似之處,它們的保費進入理財賬戶前要扣除不菲的手續費。所以像萬能險的保證收益并不是全部保費的收益率,而是扣除費用及保障成本后的保費進入單獨賬戶的部分。
所以,客戶如果購買萬能險,在繳費前幾年費用相對較高。同時,在選擇萬能險產品時,除了要對比其承諾的最低收益率外,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水平和綜合管理能力也很重要,因為它直接關系到投資的成本。
投資型保險產品確實能為投保人帶來一定的收益保障,但是也存在了一定的風險可能性,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建議投保人還是要從自身的經濟狀況和實際需要綜合考慮。
針對銀行理財產品比較要掌握的要點:
如果說就銀行理財產品比較而言,那么可比較的理財產品就太多了,但是便捷有效的理財產品就不見得那么多了。眾所周知銀監會出臺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于“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一般來講,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綜合理財服務和理財顧問服務兩種形式。
我們一般所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理財產品發展截至2012年11月末,2011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為4.59萬億元。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2》顯示,近八成銀行家對理財產品業務發展持支持態度。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余額達7.61萬億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自2005年開辦以來發展迅速。
同時,理財產品市場高速發展背后的風險也引起關注,可能會對銀行的資產質量和經營穩定性帶來影響。50.9%的銀行家認為理財產品形成的大量表外資產,銀行家認為,理財產品的發展是銀行從以產品為導向轉變為以客戶為導向的重要實踐,當前更是面臨多種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需要在平衡風險的基礎上繼續推進。
銀行理財產品比較,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的一種服務比較。
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QDII產品、銀信合作品以及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當然對于銀行理財產品比較每個人得出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
銀行理財產品比較謹記一下兩點:
1、如果說就銀行理財產品比較而言,那么可比較的理財產品就太多了,但是便捷有效的理財產品就不見得那么多了。眾所周知銀監會出臺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于“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一般來講,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綜合理財服務和理財顧問服務兩種形式。
我們一般所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理財產品發展截至2012年11月末,2011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為4.59萬億元。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2》顯示,近八成銀行家對理財產品業務發展持支持態度。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余額達7.61萬億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自2005年開辦以來發展迅速。
同時,理財產品市場高速發展背后的風險也引起關注,可能會對銀行的資產質量和經營穩定性帶來影響。50.9%的銀行家認為理財產品形成的大量表外資產,銀行家認為,理財產品的發展是銀行從以產品為導向轉變為以客戶為導向的重要實踐,當前更是面臨多種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需要在平衡風險的基礎上繼續推進。
銀行理財產品比較,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的一種服務比較。
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QDII產品、銀信合作品以及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當然對于銀行理財產品比較每個人得出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
2、要分析掛鉤對象。大家買過銀行理財產品發現很奇怪,如果自己去投資產品的話,比如買股票,要漲才能賺錢,如果是牛皮,就不漲。但是銀行可以賺錢,銀行漲幅多少錢就賺。還有看跌的,比如明明知道股價會跌,如果自己貿然去買股票肯定會虧的,在國外如果有期權的話,看跌的市場也可以賺。銀行可以看跌的產品也可以賺。這就是在這兩種市場情況下,銀行是怎樣獲利的,客戶很習慣,都跌了,這個產品真的能賺錢嗎?因為并不是直接投資于市場的,交易對手在買期權不是直接投資,什么情況下銀行可以幫您賺錢呢?是說未來市場實際走勢和銀行當初跟您簽約上面的預期一致的時候,您就可以賺錢了。不用看他漲還是跌,一定對自己的掛鉤有一定的了解,銀行說漲是不是真漲,你相信跌嗎,要看它是不是跌,一定要看掛鉤工具。你們要選擇比較熟悉的掛鉤工具。
開心保專業理財規劃師提醒廣大投資愛好者,在進行投資理財之前,進行銀行理財產品比較是一方面,良好的考核自己的經濟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也是不能忽視的基礎。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理財保險慢慢的也走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來,理財保險兼顧了保險、理財兩個重要的方面,可謂是深受廣大百姓的青睞,可是理財保險究竟有哪些?理財保險哪種好?理財保險購買的誤區等等,都是很多理財人士容易迷茫和不知解的,今天我們就以上三個問題來做一個詳細解析。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