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投資者也許會發現,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高收益的中長期銀行理財產品,逐漸成為個人理財倍受青睞的產品。隨著中長期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的提升,也為互聯網金融產品產生一定沖擊。開心保理財專家表示,投資者可以將銀行中長期理財產品納入長期個人理財規劃中,鎖定高收益。
“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5.55%,門檻只有5萬元,期限為一年”,上周興業銀行泰安分行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讓市民李先生馬上決定買入,而這樣的中長期理財產品,近些天來成為銀行競相發力的產品。記者從泰城各家銀行在售理財產品中梳理發現,各銀行中長期理財產品數量占比逐漸增高,總體質量也較高,包括產品收益率等投資者最關心的方面,都具有優勢。如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募集期在5月14日到20日的10只新發產品中,6只產品為半年以上中長期產品。建設銀行(601939,股吧)5月19日到23日新發3只100天以上中長期產品。工商銀行5月19日新發的7只產品中,也有4只為中長期產品。
相比收益率一路下滑已經跌破5%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銀行近期新發中長期理財產品在收益率上優勢對比鮮明,這也是吸引投資者的一項重要因素。“一個多月的短期產品,募集期就要五六天,收益率才4%多,平攤一下可能還不到4%。”市民王女士說,她一直認為中長期產品收益更為靠譜,“現在3個月以上的收益率都超5.4%了,募集期多幾天也平攤不了多少收益,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收益率。”從各銀行近期新發中長期理財產品中不難看出,預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2%以上,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產品,可達5.5%以上。如興業銀行兩款半年和一年期產品,分別為5.5%和5.55%,建設銀行一款181天產品為5.2%,中國銀行一款311天產品為5.3%。泰安市商業銀行一款183天產品的收益率也達到5.4%。各行收益率最高的產品,基本均為中長期產品。
昨天有媒體報道,外地已有小型城商行推出預期年化收益率在7%以上的理財產品。記者查詢銀率網發現,目前南京地區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也普遍呈水漲船高之勢。除某外資行有兩款預期年化收益率7%的產品在售外,預期收益率6%以上的產品十分普遍。較前段時間,普遍收益率在5%-6%區間內的情形,市場上的搶錢大戰已是悄然拉開大幕。有熟悉銀行業的人士表示,這還不是市場最緊張的時刻,據他個人了解,近期還會有幾家銀行推出收益率達到7%及以上的理財產品。
有分析人士稱,去年銀行業績普遍不錯,按照慣例,今年的考核要在去年的基礎上有所上浮。他熟悉的幾個銀行理財經理普遍反映,今年承擔的業績壓力要比往年大。
但實際上,2014年對銀行來說似乎有些艱難。有統計顯示,4月份,銀行減少了1.23億居民存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個人房貸額度緊張的局面,并沒有因為新的年度的到來而有所緩解。雖然目前寶寶類理財產品出現了破五奔四的情形,但包括寶寶類理財產品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吸儲能力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目前居民的投資途徑多樣,資金的市場價位確實在走高。
個人理財發展趨勢
自2004年初創至今,個人理財產品在短短8個年頭之內就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長。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累計142家銀行發行過80226款產品,每個月平均發行理財產品2600款左右。
個人理財產品具體規模數據則非常有限,據我們了解,沉淀在銀行理財產品中的資金達到8萬億元左右(包括表內和表外理財產品)。8萬億量級,相當于中國存款總額的10%左右,已經足以對中國的經濟金融產生顯著性影響。
個人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曾一度達到5%甚至6%以上(少數中小銀行),近期有所回落至4%左右。大銀行的發行利率通常要比中小銀行的低0.5個百分點左右。
快速發展的銀行理財產品,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2004-2005年是第一階段,是結構性理財產品占主流的初創期,呈現股份制銀行率先創新、國有銀行被動跟進的創新格局。
從2006年開始,銀行業理財產品進入快速發展期, 這一階段的發展有幾個顯著特點:一是總量顯著增長,參與主體日益廣泛;二是信貸類理財產品開始扮演重要角色;三是人民幣產品成為主流;四是監管驅動的動機顯著增強。
開心保理財專家分析,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已經進入了年中考核的階段,所以通過中長期的理財產品來實現業績的推動。對于個人理財者來說,抓住這個時機選擇一些中長期的理財產品,為自己的理財規劃增加新亮點,兼顧了收益率與流動性,也是非常好的一個投資時機。
2014年快進行了一半,最受居民滿意的存款理財產品排行榜也新鮮出爐。關于理財產品排行榜,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名單,開心保理財專家也表示,理財產品各有各的千秋和特點,很難說哪個更優秀,理財產品排名也只是從某一個方面出發,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和借鑒。
5月23日理財產品收益率排行榜出爐,除了余額寶、理財通這類大家比較關注的理財產品外,也介紹了銀行理財產品排行。開心保理財專家表示,年中屬于理財的旺季,很多機構都推出了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目光長遠,綜合收益率、投資期限等多方面因素選擇理財產品。
【余額寶】
天弘增利寶貨幣
7日年化收益率:4.882%
萬份收益(元):1.3230
【微信理財通】
華夏財富寶
7日年化收益率:4.882%
萬份收益(元):1.3224
【百度百賺利滾利版】
嘉實活期寶貨幣
7日年化收益率:5.218%
萬份收益(元):1.3616
【新浪微財富】
匯添富現金寶
7日年化收益率:4.635%
萬份收益(元):1.1893
【京東小金庫】
嘉實活錢包
7日年化收益率:4.947%
萬份收益(元):1.3173
【網易現金寶】
匯添富現金寶
7日年化收益率:4.635%
萬份收益(元):1.1893
【蘇寧零錢寶】
廣發天天紅貨幣
7日年化收益率:4.915%
萬份收益(元):1.3483
5月23日共86家銀行在售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491款,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7%。從收益率分布來看,超6%的產品有28款,市場占比5.8%;超5.5%的產品有161款,市場占比33%。
銀行理財系列指數每日數據播報:截至2014年5月22日,銀行理財綜合收益指數為5.10%,環比下行1BP;國有大行理財產品指數為4.74%,環比上行2BP;中小銀行理財產品指數為5.34%,環比下行2BP;保本類理財產品指數為4.25%,環比上行0BP;非保本類理財產品指數為5.34%,環比下行0BP;短期限理財產品指數為4.94%,環比下行2BP;中長期理財產品指數為5.31%,環比下行1BP。
開心保理財網專家表示,市場變化,平衡多方利益,投資須有遠見、忌投機,跟進理財產品 每天的收益率排行情況,可以對市場的發展有個大致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未來的投資規劃。
對于居民來說,理財產品排行榜的作用就是提供一個參考和選擇的依據,讓大家能夠清晰認識市面上都有哪些理財產品。開心保整理了2014年理財產品排行榜,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全面、可觀的理財產品排行。
保險理財產品的最新排行榜由有關權威調查機構發布。該排行榜主要是根據理財產品的綜合比較評選的。主要考慮投資風險、周期、到期收益、產品可靠性、以及金融公司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因素。對于普通民眾看排行榜最大的好處就是,給我們提供一個投資的導向和參考依據,就是讓我們多了解排名靠前的投資理財產品。
居于首位的,還是國華人壽去年熱賣的幾款理財險。國華人壽陸續又推出了幾款最新的理財產品,無論從收益率還是產品設計上,都比較符合市場用戶需求,加之去年的推廣熱度,國華人壽始終都在理財險方面表現出色。
此外,弘康理財產品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以開心保網銷售的弘康零極限B款保險理財計劃 (萬能型)為例,適合18周歲-70周歲的短期理財選擇,可以滿足閑錢投資、養老規劃、教育金儲備等,并具有合理避稅等功能,繳費方式為躉交,最低持有期限1年,預期年化收益4.85%。另一款弘康零極限C款保險理財計劃 (萬能型)投資期限更長一些,采用一次性繳費的方式,無初始費、無手續費用、無保單管理費,預期年化收益5.28%,收益保本保底。
對于投資者而言,最為關注的還是理財產品到期能不能實現預期收益率。
普益財富研究員葉林峰認為,非保本或浮動的理財產品,有可能不能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甚至有可能虧本,對投資者來說,這將帶來風險。
“銀行做風險控制,一方面是為了保證產品合規的運行;另一方面,希望能夠為投資者,為銀行本身創造最大收益。”葉林峰說。
根據2013理財報告統計,銀行理財風險控制能力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青島銀行、晉商銀行、齊魯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浦發銀行以及民生銀行。
“風險控制措施依據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時是否具有完善的風險控制條款或機制等來判斷。收益率實現狀況是以理財產品的到期實際收益率與產品發行時的預期收益率的比值來判斷的。收益穩定性是以理財產品的到期實際收益率與產品發行時的預期收益率的偏離程度來衡量的。”葉林峰進一步解釋說。
而光大銀行之所以能夠位居風險控制能力排名首位,原因在于其風險控制措施、收益實現能力、收益穩定性、風險控制相關問卷得分均表現優異。
2013理財報告中還披露,從銀行類型的角度來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整體上優于區域性商業銀行。
排名前20位銀行中,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分別有4家和7家。
A 國債
門檻:100元。
流動性:憑證式和電子式儲蓄國債流動性較差,3年或5年,最短為1年,必須持有半年才能兌取,未滿期支取將酌情扣除手續費;記賬式國債可上市流通,流動性較佳。
收益率:儲蓄式國債高于同期銀行定存利率,但與部分收益率偏高的理財產品相比略遜色。記賬式國債有買賣價差,收益不固定。
適用范圍:儲蓄式國債適合對資金安全性要求較高、資金配置時間較長的投資者;記賬式國債適合常盯盤且熟悉債券投資的投資者。
投資渠道:銀行網銀或柜臺,股票賬戶可交易記賬式國債。
注意事項:儲蓄式國債發行時間基本固定,一般在每年3月至11月的當月10日發售,期限及各自對應利率可在財政部官網查詢。記賬式國債需盯盤注意價差操作。
B 國債逆回購
門檻:滬市為10萬元,深市1000元。
流動性:看具體品種,目前滬市有1、2、3、4、7、14、28、91、182天9個品種,期限越短,流動性越好。
收益率:平時的收益表現并不比交易型貨基有大的優勢。但到了季末、年末,收益率可達10%以上,甚至短暫出現40%以上的年化收益。
適用范圍:有股票投資經歷、對資金收益率要求較高的投資者,空倉資金無需轉出,略有手續費。
投資渠道:在股票賬戶里可以直接操作。
注意事項:投資者需有時點意識,即臨近月末、季末和年末時出手收益回報較高,堪稱“黃金買點”。
C 通知存款
門檻:5萬元。
流動性:流動性較強。目前有“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取款前根據自身當初辦理存款時所選擇的類型進行七天或者一天的預約即可。有的銀行對未提前通知的取款不予支持。
收益率:通知存款的利率介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間。存在地方性銀行的利率比國有銀行高大約10%的情況。
適用范圍:打理使用時間不固定的大額資金,不過目前貨基提現功能改進后,基本可取代該品種,收益更有優勢。
辦理渠道:銀行網上銀行或柜臺。
注意事項:存款時要注意選擇種類,具體取款利率的結算時間點確定較為繁瑣,要注意具體的取款時間。
D 場內交易型貨基
門檻:具體品種有所不同,最低為1元,有的需千元。
流動性:極好,有的提供T+0回轉,當天可賣,不會影響次日的股票交易,但只有過夜才有收益,且收益比活期高。
收益率:比主流貨基低,個別產品特殊時點可能沖高。優勢是買入(不是申購)當天開始計收益,是現金在周五時的最佳選擇,可比普通貨基多出3天的收益。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可以利用買賣之間的價差,在不占用過夜資金的前提下,博取日內套利收益。不過,也可能遭遇交易折價的風險。
適用范圍:股民空倉資金以及落袋為安的閑錢。
投資渠道:股票賬戶可直接操作。
注意事項:目前的交易型貨基有十余只,不同品種對申購贖回的要求有所不同。部分券商對此類場內貨基免傭金。
E 銀行定期存款
門檻:50元。
流動性:較差,存期有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等。存期內發生提前支取將有利息損失。
收益率:定期存款的利率高于活期存款,低于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目前,長沙眾多銀行將各期限定存利率上浮10%。
適用范圍:追求本金利息絕對安全的投資者。
辦理渠道:銀行柜臺或網上銀行。
注意事項:因存款期限長,提前支取有損失,建議市民選擇適合期限。
2014年理財產品排行榜的出爐,是基于上一年的居民投資方向和市場趨勢而綜合評定的。該排行榜對于居民投資,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開心保專家表示,居民在選擇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可以以2014年理財產品排行榜為依據,挑選最合適自己的理財產品。
外資銀行一直都給人高大上的感覺,那么進入中國市場多年,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的表現如何呢?是否如傳說中一樣神奇呢?據開心保理財網掌握的數據來看,外資銀行理財產品雖然收益較高,但市場反應卻一直不高。
外資銀行信息披露堪憂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不容小覷,作為銀行宣傳理財產品的渠道之一,對外信息的披露顯得格外重要。”一位農業銀行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
2013理財報告指出,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規范性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農業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德陽銀行、工商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成都農商銀行和民生銀行。
在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產品中,雖然外資銀行的平均到期收益率最高,但從信息披露的程度來看,外資銀行做的很不透明—總共到期產品數量為1256款,向外界公布收益率的僅為490款。2013年度,納入排名的銀行中有35家銀行沒有對其運行中的產品披露任何運行公告,其中大部分為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
山東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丁述軍表示,對于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渠道及信息披露的詳細程度,目前都沒有很明確和具體的規定,監管部門缺乏有效的監管是導致銀行在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上差異較大、標準不一的原因。丁述軍進一步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時代的到來以及競爭的加劇,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方面會向著透明化、規范性方向發展。
外資銀行理財產品表現不盡如人意
不少接觸過外資銀行的投資者發現,外資銀行并沒有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專業,反倒對它們的理財產品相當失望。
年化收益率20%是外資銀行經常打的一手牌,運用的套路基本一致。理財產品掛鉤海外投資市場衍生品,強大的管理團隊,比中國銀行更為專業的理財等方面。
長沙的劉先生本打算購買花旗銀行長沙分行一款預計收益率高達10%以上的理財產品,由于家中有人生病住院急需用錢只好放棄這份理財計劃。經過他一年時間的觀察發現,當初要買的這款理財產品實際率收益居然為負,這不禁讓他暗自慶幸。
5月20日,和訊網以投資者的身份走訪了花旗銀行長沙分行網點,花旗銀行長沙分行工作人員推薦了兩款理財產品。一款是1年期5萬元人民幣起購、掛鉤標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公司股票的理財產品,收益區間0.5%至24%;另一款是1.5年期2萬起購與澳元掛鉤的理財產品,最高收益率可達20%。
與中資銀行推出的一般年化收益率在4%-6%的理財產品相比,花旗銀行20%的收益率可謂“脫穎而出”,相當誘人。然而,當問及以往的理財產品能否都達到預期收益時,花旗銀行長沙分行工作人員顯然信心不足。“有些還是能達到,不過這跟客戶對風險大小的喜好有關,有些也出現了0收益甚至負收益的情況。”該工作人員稱。
近幾年外資銀行因理財產品虧損頻現糾紛不斷。有業內人士對一些外資銀行的理財產品進行統計發現,有些曾出現了近半巨額虧損。而近日,普益財富統計出了去年國內到期的理財產品收益情況。2013年到期的個人銀行理財產品共計45420款,其中有35074款產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所有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產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56%,外資銀行的平均到期收益率最高為4.93%。
不過這樣的好成績是卻是通過掩蓋部分產品收益所獲得,據公開資料顯示,外資銀行總共到期了1256款產品,而向外界公布收益的卻只有490款,這也就意味著還有800多款產品成績是未知數。
銀行業相關專家稱,很多外資銀行的理財產品屬于結構性理財產品,投向大多是國際市場,直接參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既能做多又能做空,存在很大的風險。因此,那些高收益的背后聯系著復雜的設計和超高的觸發條件,能達到的概率太小,最終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損失慘重。
外資銀行投資理財能力遭質疑
普華永道2012年發布的《外資銀行在中國》報告顯示,2011年在華外資銀行的總利潤翻了一倍,從2010年的77.8億元增加至2011年的167.3億元。當時,外資行高管們接受調研時還預期2012年及未來利潤漲幅將維持在20%左右。但2012年外資行的業績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2011年似乎成了外資銀行業績的歷史峰值,到底是什么導致了2012年外資行業績大幅縮水?
"外資銀行服務的客戶群和國內銀行雖然有區別,推出的產品也不同,但大家都在同一個市場里面,大環境下外資行也一樣受到負面影響沖擊。"一位外資銀行管理層人士表示。
普華永道中國銀行業主管合伙人梁國威指出,在華外資銀行2012年盈利能力減弱主要是息差收入減少、中間業務收入受壓所致。從息差收入上看,受2012年央行兩次降息的影響,外資行息差收入同樣有所收窄。"存貸比限制一直是外資行非常頭疼的問題,存款沒有上去就很難去做貸款。而外資行的存款面臨網點少等先天不足問題,一直難以和中資行匹敵。"
從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目前的收益來看,遠遠沒有達到人們期望的成績。這或許也與外資銀行的運作模式“本土化”有關。無論怎樣,金融市場多元化還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我們也期待未來外資銀行理財產品能夠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對于新推出的產品,相信每個人最開始的態度都是好奇,進而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參與進去,就比如剛推出的微信理財通,部分的人都保持觀望的表情,因為大家都不知道該產品到底怎么樣,到底好不好。其實小編覺得要想知道某一產品是否值得自己購買,我們得先從幾個方面出發。
說起余額寶理財,相信對于到多數朋友,尤其是年輕的朋友來說,一點都不會陌生了。在去年年中,有一個“余額寶”的字眼,悄悄的出現在了我們支付寶的賬戶下面,一改阿里高調的風格,余額寶在一片低調聲中上線。
銀率網理財產品分析師今天公布了余額寶、百度理財等互聯網理財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的走勢,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降至5.8950%,以及近期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進行對比,銀行理財產品無論是發行還是收益率,又開始高調起來,對此,銀行方面介紹到,雖然5萬元的理財門檻沒有降低,但相比前一兩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有了上升,其中有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年化收益率達到了6%,預期收益大大超越目前各類“寶”。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開心保理財網整理了5月21日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排行,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和選擇的依據。從排名情況來看,銀行理財產品排行中天津銀行一款半年期理財產品以7%高收益率占據榜首,而互聯網金融產品中中銀活期寶則以5.07%的收益率暫時領先。
因銀行理財產品種類較多,開心保理財專家整理了收益率超過6.35%的在售理財產品共計11款。從預期年化收益率上看,天津銀行一款117天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7%,而蘇州銀行一款364天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6.9%,包商銀行一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6.8%,排名第三位。
而其他方面,南京銀行聚富1403期上海特供人民幣理財產品A40088、徽商銀行只會理財創富組合投資理財產品365天、中銀集富理財計劃第027期的兩款理財產品、南京銀行聚富1403期上海特供人民幣理財產品A40089五款產品以6.5%的收益率排在后面。
由此可以看出,高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是地方銀行推出的,幾大主要銀行的產品上榜較少。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也不排除地方銀行理財產品繼續占據排行榜的情況。
與之相比,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都不及銀行理財產品。榜單排名靠前的產品分別為中銀活期寶(5.078%)、蘇寧零錢寶(4.946%)和華夏理財通(4.870%)。廣發錢袋子、工銀薪金寶和網易現金寶在榜單上列倒數三名。而向來被大家看好的余額寶,暫時以4.868%的收益率排到了第四名,隱隱有趕超的趨勢。
就開心保理財網專家分析,目前進入了市場的平緩增長期,無論是銀行理財產品排名還是互聯網理財產品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排名調整。特別是收到此前的調控,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趨于穩定。
但是在這里也需要指出,理財產品收益率排行榜只是作為參考依據,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一方面需要看收益率,一方面也要從自己的需求實際出發。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