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一則關于人身險定價利率的消息震動了整個保險業——新一期的普通型人身險的預定利率研究值出爐:1.99%。
僅剩下10天的時間,到8月31日,保險市場就切切實實會迎來一場重大變革。
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將從當前的2.5%下調至2.0%,
分紅險產品保證利率由2.0%下調至1.75%,
萬能險保證利率由1.5%下調至1%35。
9月1日后,市場上幾乎所有長期保險產品都將全線更新,隨之而來的勢必是保費上漲和收益下降。
所以,最近不少人開始忙活著給自己買保險。
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時對未來資金運用收益率的精算假設值,它直接影響保險定價和保單利益。
簡單來說,預定利率下調意味著兩個方面:保障型產品保費上漲,儲蓄型產品收益下降。
以某款熱銷的少兒重疾險為例——
0歲男孩投保少兒重疾險:
2.5%利率下:1953元/年
2.0%利率下:2519元/年(多花566元/年,20年總保費多出11320元)。
對于儲蓄型保險,同樣30歲女性,年交10萬,交5年,2.5%利率產品與2.0%利率產品的收益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大。
所以,現在投保就是實打實的省錢!
面對利率下調,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趕緊買”。
但保險決策不能僅基于利率變化,更要考慮自身實際需求。
以下幾類人確實應該考慮在利率調整前投保:
尚未配置基礎保障的家庭:重疾險、醫療險等保障型產品在漲價前配置,能夠節省大量保費支出。
有中長期儲蓄需求的人:如果你正在為養老、子女教育做長期規劃,且不希望承擔投資風險,當前鎖定較高利率是有價值的。
擔心利率持續下行的投資者:銀行定期利率持續走低(2025年五大行五年定期利率僅1.30%),理財險能提供長期穩定的收益鎖定。
更關鍵的是,搭末班車也是有技巧的,目前處于利率下調前的交換期,很多產品說下架就會下架,往往讓人猝不及防。
對于不少人而言,可能會涉及到核保的問題,所以為了避免錯過,一定要打出提前量。
面對利率下調前的投保熱潮,小開給大家提供幾個穩妥投保的策略——
充分利用猶豫期:
保險產品一般有15天左右的猶豫期,猶豫期內退保沒有本金損失。投保后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仔細閱讀條款,確保產品符合自己的需求。
保障型保險優先:
尚未配置基礎保障的家庭,建議在保費上漲前完成規劃,選擇“保障+儲蓄”組合型產品,確保保費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15% 以內。
多元化配置:
避免資金過度集中于單一金融產品,適當提高國債、大額存單等固收類資產配置比例,通過多元配置對沖利率風險。
小開最后叮囑大家:
保險調整窗口期時間越來越緊張,具體選哪款產品、怎么規劃更劃算?
在投保中,相信很多人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疑惑。
點下方顧問聊一聊,幫您結合需求捋清楚,早上車更踏實~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