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中國老人將占據中國總人口起碼20%,這個數字不是那么的驚人,但是卻明確的告訴我們中國已經逐步進入到了老齡化的家庭。為了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讓自己用有限的退休金能夠過上更安康的晚年生活,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通過理財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那么,由于老人屬于弱勢群體的一類,在警惕性和辨識性方面都有多降低,應如何警惕投資理財風險呢,開心保專業理財編輯總結幾點老人理財過程中不可不知的投資理財風險,不管是老人自己看到了解,還是作為兒女的看到后,都應該良好的提醒身邊的老人,來謹慎投資。
老人不可不知的投資理財風險:
安全性是第一位,要以穩為主,優先考慮能防范風險的理財產品,并將資金合理分配
還要充分考慮流動性,股票、黃金、分紅保險等并不適合;銀行理財產品、國債等才是首選
面對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加上某些工作人員天花亂墜般的介紹,很多老年人云里霧里無所適從。那么從專業人士的角度看,怎樣的理財產品更適合老年人呢?
“老年人投資理財應首先考慮安全性,要以穩為主,所以要優先考慮能防范風險的理財產品。”浦發銀行的理財師劉禹表示,老年人更應該買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如銀行理財產品、國債等。而像股票、黃金等風險較高,分紅保險由于風險相對較大或是周期較長,也不適合老年人。一般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通常都有鎖定期,不能提前支取,因此一定要充分考慮流動性,最好將資金進行合理分配。“老年人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多走幾家金融機構進行對比,多向工作人員發問,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劉禹說。
專家提醒:老年人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性、長期性和收益性。老年人抗風險能力較低,因此應該首先保證資金的安全,即購買低風險、投資標的穩健的理財產品,投資于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的產品是首選;其次,養老投資是長期工程,因此要選擇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既然是養老錢,安全性最重要。老年人將養老錢存入銀行或用來購買國債、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等投資比較妥當,雖然這種方式比較保守,利息也不是很高,但收益卻是既穩妥且無風險的,是以保障其大額投資成功為第一目標的。建議老年人用于進行理財的資金不要超過70%,即便個別老年人的家庭條件較好,抗風險能力相對較高,那么用于股票投資、收藏投資等的資金也不宜超過10%。
理財規劃師對老年人投資理財的建議:
1、老年人理財不能盲目跟風
在投資中,一般來說,風險程度較高的資產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投連險、黃金、外匯及其他特殊投資項目,風險程度較低的資產包括儲蓄存款、國債、銀行理財產品等,中老年人在投資時可以進行適當配置。
2、“活”為要務
中老年人對于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較差,因此,對于理財的流動性要求非常高。面對這樣的情況,理財專家提醒:首先,應預留三至六個月的生活開支,放在活期存款或者可以隨時支取的理財產品上,以備生活上的不時之需。其次,投資期限主要以三個月至一年為宜,以保證資產的穩定流動。再者,如大額購買長期產品,應問清楚是否有提前支取或者質押貸款的可能及相關手續。
3、“巧”是關鍵
大多數中老年人喜歡存定期存款,對高利率的三至五年的中長期定期存款尤為熱衷,但流動性差的特點又讓他們無所適從。舉個例子,如果拿3萬元做一筆三年期的定期存款,資金一下子就被凍結了三年,如果提前支取,便損失了利息。
4、“選”是根本
中老年人在做投資決策時,一定要注意比較不同產品之間的差異,比如,購買理財產品,可以選擇保本型的產品,買得更安心;購買保險產品,可選擇期限相對較短且資金領取方式更為靈活的萬能險,一般有最低保底收益,滿足自己穩中求勝的要求;至于基金類產品,中老年人可選擇風險相對較小的貨幣基金,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下,進可攻,退可守。
了解老人理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之后,才能合理的來規避風險,畢竟辛苦積攢的金錢有限,切忌不要輕易的選擇高風險無保障的理財產品,來使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