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廣州全面推廣市民卡,努力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用。經過不斷的努力與嘗試,廣州市社保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進一步保障了居民的利益。
據記者了解,市民卡是市政府面向社會發放用于辦理個人社會事務、享受社會保障及其他社會公共服務的電子身份憑證,是我市各級政府為市民提供服務的公共載體,是讓全體市民享受便捷高效服務的民心工程。
目前已整合了住房公積金查詢卡(折)、廣州圖書館讀者證、老年人優待證、老年人乘車優惠卡(公交、地鐵、過江輪渡)、白云山優待年月卡等多種卡(證)功能。截至今年7月底,市民卡個人醫療賬戶累計交易2591萬人次,查詢社保參保和公積金信息累計40萬筆;年滿60周歲戶籍老年人使用市民卡乘坐公交累計5.7億人次,享受市屬收費博物館優惠門票112萬人次,自助刷卡通行白云山20萬人次。
按照國家、省、市“十二五”規劃對社會保障卡工作的統一部署,為進一步實現市民卡成為市民生活的“大管家”,成為廣州城市的“智慧名片”,加大力度推進市民卡發行應用工作,在市政府指導下,由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牽頭會同各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多次修改完善并共同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了市民卡的發行和推廣應用工作原則、目標、分工和實施計劃,對下一步全市鋪開申領和應用市民卡具有重要意義。
智慧便民應用超過20個領域
資源共享、應用整合是市民卡的主要特點?!豆ぷ鞣桨浮芬?,實現市民卡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民政、教育、交通、公安、司法行政、人口和計劃生育、住房保障、殘疾人保障、住房公積金、體育、文化、林業和園林、共青團、志愿服務、金融、市民網頁等超過20個業務領域中的應用,以及區域特色應用?!豆ぷ鞣桨浮愤€要求各有關業務部門和各區(縣級市)政府結合實際在相關業務領域逐步推進市民卡應用,不再發放用于辦理個人社會事務、享受社會保障等社會公共服務的其他電子身份憑證。已經發放的,隨市民卡的發行覆蓋,采取功能同步轉入、原卡停止使用的方式在市民卡上開通應用。
重點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用
社會保障領域應用是市民卡的主要應用。《工作方案》著重要求市民卡在社會保險、就業服務、人事管理、勞動關系領域實現身份識別、權益查詢、待遇領取和費用繳納、支付等應用,從2012年起逐步啟動,2015年全面開通應用并基本覆蓋符合條件人員。結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的通知》(人社部發〔2011〕83號)和全省“社會保障一卡通”的要求,具體應用包括:
1.身份憑證。作為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就業扶持政策和參保登記、繳費申報、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醫療費用報銷、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等業務辦理的身份憑證。
2.信息查詢。以市民卡為入口,實現持卡人在可使用市民卡的自助終端觸摸屏上查詢相關信息,還可以在網上辦理有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務。
3.醫療費用結算。憑卡實現在本統籌地區及跨統籌地區醫療費用即時結算。
4.社會保險費繳納。包括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參保居民、農村參保人員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和銀行代扣等。
5.待遇領取。包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各項社會保險一次性待遇,醫療費用等的報銷返還,以及面向個人的各類就業扶持政策補貼等的領取。
6.醫療費用即時結算后的費用支付(包括個人自付部分結算時個人賬戶不足額時的費用結算、個人自費部分結算)。
廣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啟用全新的查詢功能系統。廣州市參保單位、參保個人只要登錄廣州市勞動保障信息網網上業務大廳,就能查詢到各類對私、對公社保待遇的詳細信息,包括基本養老、農轉居養老、城鎮老年居民養老和新農保、失業、工傷、生育等險種。
據中心負責人介紹,為方便個人同時查閱多個險種的待遇情況,以及方便企業多批次查詢,新系統的查詢結果能批量導出為電子文檔進行保存。
查詢辦法
參保人和參保單位只需登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分別選擇“個人網辦”或“單位網辦”,進入廣州市勞動保障局網上業務大廳;輸入身份證或單位社保號以及相應的密碼,即可在“社會保險”欄目的“信息查詢”查到社保待遇支付信息。例如通過選擇“臺賬年月”、“險種”等,可以查詢某段時間的各險種社保待遇;通過“社保待遇支付按支付文件名的匯總信息”,可以查詢到單位收到某筆社保待遇的具體人員名單。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